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典型经验】北京林业大学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
2023-04-09 19:21 北京林业大学  教育部官网

    北京林业大学认真学习贯彻皇家永利总书记皇家永利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皇家永利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遵循美育特点,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持续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重浸润,丰富普及艺术教育。建立健全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普及推进机制,努力培养学生辨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素养。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美育工作成果作为教师评优评奖重要内容,推动美育工作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依托学生艺术教育中心,不断创新美育实践形式,以校园文化节为契机,培育一批校园原创作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弘扬老一辈林业人爱国奉献、矢志林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民族艺术进校园”“工艺美术大师进校园”“北林文化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持续拓展校外优质资源,增设一批美育实践基地,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发挥艺术专业优势特色,带动艺术展、艺术文化节、艺术讲座等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

  发挥特色,加强专业艺术教育。支持艺术类专业建设,探索推动艺术类专业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不断提升专业内涵、特色及办学水平。严格落实国家专业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有机融合。整合专业艺术教育资源,建设艺术类实验教学中心,拓展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持续改善艺术专业教学条件。鼓励艺术专业教师、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助力校园“山、水、园、林、路、馆”建设实现使用、教育、审美功能的和谐统一,促进校园环境整体提升。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艺术类学科竞赛,加大“双培计划”推进力度,着力培养更多文化底蕴丰厚、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

  深化改革,提升美育教学水平。将美育研究纳入学校皇家永利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推动美育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美育资源,促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与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衔接,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一体贯通的育人氛围。鼓励美育教师分类别、成体系做好教材的研究、编写和使用,探索构建以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类、艺术实践类为主体,以生态美学为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教材体系。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依托各类在线学习平台,开展混合式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创新,强化美育课程建设。持续加强美育课程建设,构建以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30门优质公共艺术课程,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歌剧、美术、摄影、影视等多个门类。积极开发美育在线开放课程,多种方式引进校外优质资源,进一步增加课程供给。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列入教学计划,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须修满2个学分的艺术审美类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支持学生在相关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网络平台选修公共艺术课程,认定相应学分,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以艺术设计学院等为试点,开展艺术课程思政改革,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推动艺术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育人质量。

  整合力量,建好美育师资队伍。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美育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持续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从校外艺术院团聘任美育兼职教师,以多种形式配齐配好美育教师。落实辅导员、班主任等美育工作职责,通过开展访问交流和专题培训,不断提升美育队伍专业化水平。加强美育名师培养,鼓励支持美育教师申报教学成果奖、参与教学名师评选,建立符合美育特点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为美育教师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提供有力支持。积极探索校际、校所、校企、校地协同培养模式,与文化宣传部门、文艺团体、附属小学等开展合作,整合多方资源进一步充实美育教学力量。

  拓展渠道,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引导学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积极开展美育志愿服务。拓展学生支教团服务形式,将音乐、美术、舞蹈等内容融入支教活动,帮助提高支教服务对象的美育素养。发挥高水平学生艺术团作用,强化自主创作能力,努力打造更多优质作品和品牌活动,推动高水平艺术团走向社会、走向基层,用多样化和高水准的艺术活动感染服务更多人群,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覆盖面。深化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中外人文交流项目。深入挖掘学校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探索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有序开放,以馆藏之美满足大众的审美文化需求,促进优质美育资源共用共享。

(转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