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文以载道】数字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的美育 : 内涵、挑战及路径建设
2023-10-30 10:26 徐梦婕  中国知网

摘要:数字时代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美育学科建设正面临空前的挑战,如何有效开展高校美育工作已成为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热点。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校的美育建设应注重各类学科间的融合,走出中国特色的高校美育道路。文章系统阐述数字时代新文科下高校美育学科建设的内涵,从宏观的角度剖析高校美育建设中的挑战,并提出三条建设性路径,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时代;新文科;美育;路径建设


一、数字时代新文科的育人理念

数字时代是创新驱动的新时代,新的变革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民需求的改变推进了数字时代的发展,既是科技与信息的创新发展,也蕴含着高等教育改革理念下的教育创新。数字时代所呈现的特点是多样化、综合化、个性化、互动化,不仅要强化个体专业领域的精细研发,而且更加凸出了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理念。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也迎合时代的需求,强调新文科的发展理念。在新旧文科理念之间,旧文科忽略了中国特色文化教育,强调分科治学;新文科不仅增加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且突出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打破学科壁垒,是创新人才培养、新学科体系建设、新知识构架及价值创新的教育理念。

(一)数字时代育人理念的背景

2018年8月,中共中央在所发文件里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正式提出“新文科”这一概念。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在天津联合召开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开启了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新征程。新文科建设是数字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针对建设的共识、遵循和任务三个方面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从《宣言》中可反映出新文科的精神内涵。首先,强调高等教育中文科教育的融合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在新科技和产业革命飞速发展中,更加迫切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力量来解决社会日益复杂化的问题。其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文科教育,秉持着尊重文科教育的特点,坚持守正创新、分类推进,在传承中创新,促进八大学科门类特色发展,并强调了艺术学以美人、美化为教育准则。再次,紧扣国家软实力建设和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新需求,促进专业优化,提升专业引领价值,推动皇家永利模式创新,加强国内外高校间协同发展、优势互补,打造高质量的高等文科教育。

数字时代下引领着人文学科迈向“新文科”时代,象征着人文社会科学的改革不是一般性的创新、补丁式的创新、表面化的创新,而是学科定位、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的全方位的创新,最终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中华传统文化既能够站在国际文化发展的前沿,又能够凸显出自身文化个性,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

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社会不断前进,反之也造就了教育功利化观念。文科教育的定位模糊不清,民众倾向于理工科的研究和发展,人文学科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有所撼动。随着即将引爆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机器和生产资料,量子计算机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核聚变等方面的革新不断地涌现出来,大数据时代将更加愈演愈烈,人文社科的变革想要谋求发展必须探索全新的路径,因此,我国提倡“新文科”的建设与发展。

(二)数字时代育人机制的推行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数字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文科”育人理念,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一是要强调综合性的交叉融合,突破传统单一学科为主的发展路径。传统学科教育体系划分较为精细,突出研究领域的状况,文理之间也标有明显的分割线。而在数字时代背景下,要求自然学科的发展要追求“对”的物理,社会学科追求“明”的事理,人文学科则要追求“通”的人理。以艺术学科发展为例,在剧场表演舞蹈、话剧、歌剧、音乐会,或是在展厅展示绘画作品,均已不能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舞蹈追求的是以理性的技术验证身体动作的可能性和规范性,话剧在银屏融入了3D、AR、VR等电子媒介,音乐也在借助各种新科技手段增强视听效果,美术则利用智能化的4D、5D效果将作品实现现场“复活”。新文科的建设需要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间的融通,实现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价值最大化,支持人文学科全面发展,构建“大文科”视野,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二是要强调人文学科建设的创新性。新文科中的“新”不是单纯的指向新旧的“新”,而是强调创新的“新”,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犹如一场知识革命与思维革新,是人类对自我不断提升所作出的世界性调整。新文科的创新是从教育的内涵、结构、角色、目标四个方面作出了一次重构,并且是立足于不同文化、专业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从而碰撞出新的理念。数字时代对于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产生了变化,不再以单一的概念和思考体系来解读万物生长的因果关系,而是需要发散性思维,以多维的视角分析事件的成因。比如艺术学科中的音乐学,在新时代中,音乐的功能与作用不单纯是为了审美而存在,它与信息科技结合后,影响了语音识别的技术研发。新文科的发展离不开与“互联网+”和“AI+”的科学技术的融合,从而对教育手段和研究范式进行一次新的洗礼,也是对高校教师的一次重大考验。

三是更加注重现实、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新文科的发展追求创新性,但不容忽视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格局,秉承着弘扬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推动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提升学子们的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要明确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注重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塑造,时刻强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新文科背景下美育学科建设的内涵

新文科建设不仅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更是给人文学科在数字时代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人文学科所涉猎的除了人们常关注的哲学、历史、文学等专业,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日益提高。美育可谓是广义上的审美教育,包含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戏剧、影视,通过不同专业学科的熏陶,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主要手段。数字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新美育建设的重要使命,美育不再是传统式的对美的传播和欣赏,而是以“新”美育观在高校的建设中发挥作用。

(一)突破全人教育的思想理念

新文科的建设宣言提到,“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学术、学科一体的综合发展体系”。“教育要把人培养成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而不是要把人培养成作为工具的人、片面发展的人”。数字时代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体系、模式、质量都有着新的

要求,并树立了宏伟的目标,尤其在“新文科”的理念提出后,人文学科则更加明确了要培养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发展人才的倡议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新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洪堡提出的“完人”(VollstandigeMenschen,被译为“完全的人”)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何谓“完人”?洪堡认为,所谓的“完人”是“有修养的人”,成为有修养的人不仅对自身的品德和对生活的感悟有着一定的要求,更需要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20世纪90年代,支持全人教育的学者在芝加哥签署了《教育2000:全人教育的观点》,明确了全人教育的十大原则,即是:①为人类的发展而教;②将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③经验的关键作用;④整全的教育;⑤教育者的新角色;⑥选择的自由;⑦为参与式民主社会而教;⑧为培养地球公民而教;⑨为地球的人文关怀而教;⑩精神和教育。十大原则标志着全人教育从一种教育思潮转向了教育改革运动的道路。

相比于“全人教育”,新文科下美育学科中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坚持立足国情,为长远目标而奋斗。数字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于国家的需求而不断努力奋斗的,推行美育学科建设,不仅要关注到个体的审美教育,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美的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认知本土文化的内涵,为国家长远发展而施教。其二,人人享受审美教育的权利。美育学科在高校的建设,一方面应该以独立学科而存在,具备完整的教育体系,拥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另一方面作为通识课程服务于大学的每一位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都有独立的精神需求,美育的过程能够给学生提供宽阔的创造与思考的空间,给予学生释放自我意识和思想的机会,充分体现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三,多学科融合教育。文化的发展不可以单方面以某个学科作为代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各学科都相互联系。美育学科则要融合其他学科,以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从生理、精神、社会、道德、创造性等方面综合发展。其四,打造质量文化教育。美的教育能够激发学习者对世界人文的关怀,使其认识到世间万物之间的互相依赖的本质,清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环境下的需求,从而提高文化创造的质量,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加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皇家永利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数字时代的美育发展,仅凭传统式的各类艺术风格赏析、体验,已不足以满足当下学习者的需求。随着“新媒体”产生的新时代思想和“新艺术”已经加快了艺术教育的改革。所以,先进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也是美育学科建设的一大亮点。

数字时代促进了各艺术门类的传播方式的发展,例如出现了数字媒体、数字印刷、微视频、微电影、各类网络媒体、AI人体动作识别等数字媒介。艺术教育在与科技融合之前,就已经有了艺术人类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管理学、艺术伦理学等具有新理念、新思想的学科方向,“新文科”的思想提出后,艺术学科的发展也被称为“新艺科”,所谓的“新”是紧随时代的变革,在适应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的同时,以一种新兴思想战略对艺术教育进行质的革新,提倡跨学科、跨领域研究艺术教育,以新的对话方式和艺术语言将艺术推向大众,创建新时代艺术的中国学派,为国家未来的艺术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

“新文科”背景下的艺术教育融合了科技,为美育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球加快数字化进程,已将数字化的技术渗透到多个学科领域的情况下,数字化必将助力美育学科研发新的美学体系。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时代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对美育的传播手段会产生影响,比如,美术赏析将有可能结合5D动漫效果,将历史性的绘画作品复活在屏幕中,能够给学习者带来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和崭新的审美方式,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也以新的形式解读社会文化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数字化的科技融合到美育中,也会对美育的教学内容产生影响,比如,舞蹈教育不再单纯地采用“无声的言说”,融合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可以用屏幕化、虚拟空间等方式丰富舞蹈的内容,不仅使舞者能够产生更丰富的联想,也能使舞蹈展示无限的发挥空间。数字化对舞蹈审美教育的影响,不仅是它迎合了当下的社会需求和大众的好奇心,更多的是它能够以奇特的审美方式将舞蹈艺术的内涵传递给对方。

数字时代的美育可以被视为“新美育”,它是传统美育的延续和再创造,依托在艺术教育与科技融合的基础上,它承载着对传统审美价值观思索的重任,及对新时代审美理念的传播,以新的方式开启新的审美感知和体验。

三、数字时代美育教育发展的挑战

(一)以培养“精英”为主导

数字时代的美育学科建设,是美育及艺术教育发展以来的一次历史性的挑战。新时代美育学科的建设,需要以新的认知和思考方式对其下定义,当下人民对美育的认知存在以下两大误区。

其一,认为美育即是艺术教育,将两者之间作以平等关系的解释,由此对美育的界定略显片面。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中提出了“美和艺术的人文价值,他解释为美育是以提升民族精神素养为目的。美育一面使人情感发达,以达到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意见》中明确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个阶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要求。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解释美育,还是新时代对美育的定位,都表明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功能不仅是具象的艺术技能传授,而是要上升到对精神、人文、价值观的影响,是全人、完人的教育手段。而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指向的则是精准的专业门类教育,比如舞蹈、音乐、美术、戏剧、影视、数字媒体、书法等专业,这些专业门类设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和专业领域的精英为核心。

美育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也是人类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在宣传美育、实施美育的过程中,应当大力传播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精神的培育与心灵智慧的引导,挖掘学生的人文情怀以提升其内在涵养,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因此,更加明确了美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艺术“精英”,艺术“精英”的培养往往通过开设专门的艺术课程和专业知识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的,根据系统的、长期的学科知识体系对专业教学进行设计,重视本专业知识在历史发展和逻辑建设两方面的规范性和全面性。艺术“精英”是需要具备对自身选择的专业有一定的敏感性,不仅能够感知艺术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还要将其感知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实现艺术对大众精神层面的熏陶。

高等教育中的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是在传播审美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其中包括对美学相关的知识的了解,所谓的艺术知识既指向广泛的艺术常识,也要求学生对某一艺术学科进行普及性的认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兴趣选择某一专门的艺术学科,以兴趣带动学生的自主性,由此提升学生对审美知识掌握的有效性。

其二,认为美育仅适合于少数人群发展的需求。在部分人的观念中,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的代名词,对于受教育对象有着特殊的、较高的条件要求,并不是任何人都具备接受美育的条件。这是极度片面的观点,或者说还是以陈旧的、古板的观念评价当下的美育,认为这是一种为了步入艺术专业学习的启蒙式教育,缺乏对美育在新时代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美育在新文科背景下,注重的是面向民众的审美教育,推动“新美育”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要聚焦于通过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激发民众的创造性思维,在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对事物和行为进行思考和认知,其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既是美的教育,又承载了德育的功能。所以,新时代美育的建设与发展是为了培养具有世界水平、开阔的视野、富有创造性思想的卓越人才而努力。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鼓励发展高校的美育建设,并非强调美育只针对具备艺术条件的学生才有资格接受美育,而是要通过审美教育对年轻人的价值观起到正面的导向性作用。价值的形成对于高校学生至关重要,往往被人发现的问题都是某些思想行为所造成的“果”,而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究的则是形成这些“果”的“因”。美育在执行审美育人的功能时,无形中也对学生的道德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今部分学生处于一个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中,争取名次、提升成绩已成为他们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这种激烈的博弈下学生无暇顾及道德、人格、感情的培养,因此,为了使我国的教育达到一个平衡的发展,美育的实施无疑十分重要。

在高校中,美育是为了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美的过程中,对事物和行为进行思考和认知。大学生处在一个心理转变的时期,由于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模式的变化,需要学生对自我价值和行为能力作出调整,因此,由于诸多因素会给学生带来一些精神上的压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压力,必须找到一些削减欲望上苦闷的出口。艺术则具备一种特殊的感受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是增强学生从事审美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正如费尔巴哈提到的:“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因此,审美是每一个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

(二)偏向于“专业化”和“风格化”的艺术教育

随着国家提倡美育要面向大众进行普及和推广,各级院校都在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但是对于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还略显模糊。

“专业化”的影子仍存在美育发展过程中。在实施美育建设的道路上,缺乏的是将美育发展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进行科学性的梳理,也正因如此,引出了这样的问题:在高校中应给出怎样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学习者的需求、能够完成学校美育的教学任务?由于美育主要的途径就是艺术教育,艺术课程是美育实施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用创造性思维解释事物,但是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可能是最直接、最典型、最核心的教育手段,艺术也是距离大众日常生活最近的文化。

正因肯定了艺术对美育的影响和价值,但却最容易忽视艺术在美育实施中给予的量与度。美育的基础课程是艺术课,而艺术课程已经具备完整的一套教学体系和模式,当艺术课被用在美育建设中,容易将惯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照搬到美育中。从人的个体来讲,理应是先学习艺术,通过对艺术的了解,从而形成审美的思考逻辑,然后才会欣赏自然与事物。这也就使人产生了误解,认为学习艺术就是按照专业的艺术课程形式进行教学,却忽略了授课对象的需求和美育的核心理念。比如,舞蹈课程在高校美育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舞蹈是具有高难度技巧和丰富的表演技术的课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任课教师也容易将自己陷入到“专业化”的漩涡中,为了使教学的成果更加显著,从舞蹈专业的基本功的训练到表演创作的练习,将学习舞蹈的时间加倍,甚至以比赛的形式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

“风格化”也给美育套上了枷锁。美育是引导大众发现美,学会感知和体验身边美的事物。在高等教育中,美育的内容应当涉猎广泛,尤其在数字时代,更应当以开阔的胸襟接受各科之间的融合,创造丰富的艺术课程。从艺术课程的内容上,应体现出“人与自然、社会及自我的互动关系,以及美与相关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等一切美的文化总体”。当下的美育容易以艺术教育中的学科分类来界定美育自身的发展路径,以“风格化”的授课形式作为美育学科建设的突破口。从辩证的角度分析,“风格化”对美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掌握不好“量与度”则影响美育的效果。比如,音乐教育在美育中,任课教师都是来自各个方向的专业学者,每位教师所传授的仅是自己的研究领域的内容,但我们不可能规定学生学习某种乐器作为评价标准,或者仅凭民族乐或西方古典音乐作为课程的内容。由此一来,学生认识美的渠道将会变窄,对于美育的内容体系也会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的认知,不利于全面发展和落实美育学科的建设。

(三)夸大了“艺术课程”与“素质教育”的对话

美育重在情感与体验,但目的不在于只是培养人的情感,而是既要培养人的美感,也要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是由多个艺术学科支撑而发展的,在多学科的互相交融下产生丰富的感知美和体验美的空间,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更多的条件。艺术课程固然在美育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数字时代的高校美育建设强调的是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是高校美育学科建设所需思考的问题。

“艺术课程”是否能够完全承载“素质教育”的重任?这关系到从认知观念到教育实践操作的行为与措施。美育在高校的发展从边缘化逐渐地转向重要位置,因为涉及“美”,人们将注意力直接转向艺术课程,因为提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更加认为只有艺术课程能担负起这份重任。在艺术课程中,无论音乐、舞蹈、美术,还是书法、影视、戏剧,都有助于造就美的人和美的社会,即通过非强制性的创造美的活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人和社会。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以提高学习者多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可以解释为素质教育亦是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根本特征,是人类皇家永利自身发展最崇高的理想,是迄今对人的素质内涵最精辟、准确的表达,它汲取了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微观和中观的研究成果,却比这些具体学科所赋予的意义的概括程度要高。

艺术课程是涵盖了世界各地的艺术,从古代到当代的广泛范围,涉及面较广,根据专业的划分,依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学科的逻辑,开设符合当下高等教育的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各学科的广泛而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发展艺术素养和意识,并在自身研究的艺术领域中培养批判精神和分析能力。在艺术课程中,通常包含讲座、研讨会、大班课及实践课,又分为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需按照各院校的规定完成本学科的课程任务。相反,高等教育中的美育强调的是素质教育。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美育是大学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在学生已有较高的美育素质的基础之上,对其审美素质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使之进一步系统化、理性化,培养大学生具有与高级专门人才素质要求相适应的,包括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在内,以完美人格为重点的审美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审美素质,使学生能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能够用“审美的”眼光从事岗位工作。

数字时代的美育建设依附在已有的艺术课程之上,是不足以代表“素质教育”的。美育虽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活动,但它绝不可能承担素质教育的全部任务,更不能完成素质教育的所有使命。

四、数字时代高校美育学科发展路径

(一)从“碎片式”转向“体系化”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美育工作的建设应当标志着美育正从“碎片式”转向“体系化”的变革,为了充分发挥美育在新文科建设中的作用,为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了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不仅要在美育学科建设中推进现代化理念,更要将美育作为独立的学科来发展,使其拥有自己的一套体系。

首先,美育学科形成一套体系,即是要研究出符合时代背景和需求的相关知识体系,包括了基础学科内容及高层次的学科知识,应具备独立的课程教材、教育管理及教育研究等。高校美育课程教材的完善,是开展美育工作的基础,不仅能够指明美育的具体方向,也能避免“专业化”的教育趋势。目前,高校的美育工作,依赖于专业艺术课程的痕迹太深,根本原因是开设的艺术课程缺乏美育本身的课程教材,但为了积极响应美育的号召,便捷的方式是采用专业的艺术教育的教材。有的学者曾提到在课程设置中要结合身心与人格完美培养要素来制定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建议。随着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提出,更加需要思考高等教育的美育学科该如何制定标准,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针对该情况给出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指导意见。高校应当在国家宏观治理的条件下,结合各院校的特色,研究出符合新时代、新文科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并编写出合理的、切实的高校美育课程教材。课程教材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内容范围上,可以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书法、建筑设计、数字媒体等,选取各专业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内容,并且能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和国际化,有助于发展全面的、创新型的新时代人才。从教材形式上,文本式教材作为基础原理的普及工具,同时可加入5G动漫、电子音乐等科技手段,一方面辅助美育课程的教授,另一方面也是开拓学习者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为了建设出有效的、合理的美育课程,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建构,制定美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课程就是学科知识与教学的结合,是学校为了实现教学理念所设置的相关教学科目,以及影响学习成长的教育因素的总和。

其次,设立美育管理部门。每所高校都应立足于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结合自身的文化学术优势,针对美育的发展需求给出具体的教育规划,并针对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编写、考核评估标准等进行管理,使美育学科的发展更加系统化。为了区别高校美育和专业的艺术教育,高校美育工作需要不断地、有序地组织调研,梳理现存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不同地区有着各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可将其纳入到当地高校的美育课程中,既宣传了本土文化,又使自身的课程教材增加了闪光点。

美育管理部门应将美育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认真履行在高校中发展的职责,结合各院校的发展需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部署,按照职能分工,切实抓紧抓好,落实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为了高校美育的和谐建设,加强制度建设是保障美育改革工作的有效途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够合理地深化美育的各项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则需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美育规章制度,使美育规则体系能够及时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能够为推进高校美育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再次,加强高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培养优秀的人才,需要一支高水平、高政治、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团队,如此才有可能更好更快地发展高校美育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根据学校的需求进行安排,教师除了具备胜任教学任务的能力和素质,还应当具备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意识。尤其在数字时代发展美育学科,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艺术专业的能力发展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新科技研究形成新的教学成果。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也应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持有序的工作秩序,合理地鼓励教师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各显其能。

高校美育教师的培养,也可以联合各地政府、行业企业、中小学建立协同培养美育教师的新机制,促进美育教师培养、培训、研究一体化,充分落实提高美育教师水平的要求。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可以实施“以优带师”,即鼓励院校优秀名师带动青年教师,亦可以是艺术学科名师,同时也倡导联合跨学科名师共同带动师资队伍的成长,健全老中青教师传帮带和新老教师互助互利的机制,促进美育师资队伍均衡发展。

(二)从“专业化”转向“全面化”的培养

《意见》提到的美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培养懂得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人才,艺术在美育实施的过程中是一种手段,艺术课程是实现美育的主要路径,艺术的教育是培养现代化、创造型、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形式之一。数字时代给高校美育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在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都具备数字时代的新技术和新思想。美育可以跨界设计学、计算机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探索与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度,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数字化的加速,挖掘艺术媒介的创造性和表达未知的可能性。

将艺术与不同门类学科、不同领域思想碰撞、交流,才能实现社会各界的资源与技能的有效结合,促进美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只有在交叉学科中不断地探索,才能构建出创新的理念,明确新的美育路径,并将艺术的价值最大化,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提供机遇。美育依赖于艺术教育,也只有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自我更新,才能够对抗“僵化”,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复合创新能力的人才。

数字时代高校美育教学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由于美的事物具有抽象性、情感性、夸张性等特点,而且可以用多重视角对其进行解释,所以教师在美育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多样的方法,比如互动式、情感式、启发式、讨论式、比拟式等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区别于其他理论课的特殊性,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产生思想碰撞。美育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艺术的体验特性、情感特性,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中激发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对生活的理解、对情感的体验,以多样的教学手段促进美育课程的推进,更能有效地深化高校美育建设。

新文科背景下,美育学科的建设既要尊重艺术教育所带来的文化知识和艺术特点,在传统的艺术熏陶下提高自我的审美认知能力,又要具备超越一般性的艺术传授方式和内容的能力,强化思维模式的训练,提高学习者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助力数字时代新文科的发展,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以“美”的教育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新文科背景下,美育学科的建设除了强调与科技的融合,还要承担着世界文化交流的重任,在多学科之间作为纽带连接着彼此之间的对话。

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应以“新”的思想构建学科体系,笔者认为,所谓的“新”是建立在以艺术教育为载体,以文化传承为本质,以科技融合为途径,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新”美育。高校美育学科的建设不可忽视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代表一所院校的精神文明,教育中注重文化的传承,也能反映出学校的校风、传统、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等校园文化气氛。美育学科的建设与创新,不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应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中华文化、中华美学的精神,时刻强调是基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应运而生的。“新”美育的建设既不能脱离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也不能忽视与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融合,既要体现以美动人、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情感人的美学内涵,通过艺术的魅力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想象力,带动新一代学子积极主动地尝试创新,又要潜移默化地实现以文化人的总体目标。

在高校的美育建设中,应从教育管理部门提出“以文化人”的相关规章制度着手,从管理层发出明确的规定,能够增强对文化传承的意识,使其重视文化在美育建设的角色担当。需要强调的是,一方面要尊重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另一方面要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神纳入到美育教育中,提高院校美育教学的质量,夯实美育建设的核心理念,为培养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高校美育管理如何,与未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美育学科的建设,管理体制的出现能够推动高校美育改革,使传统的美育观念得到改变,使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新鲜且具有挑战性的模式,也能调动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积极性,促进各级部门对美育建设发挥自身的作用。

艺术无国界,美育在未来国际交流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功能,感知和体验生活与艺术中的美是不分地域、不分风格的,学生可以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中体会各民族不一样的审美,同时也能在自身内心深处埋下友谊的种子。

中国的传统美育已使中华文化在不同阶层上下通达、不同地域美美与共、不同朝代文脉相通,美育强化了各阶层之间交流的活力,影响着各地域和民族之间的融合,在各国间文化交流中不仅担负着文化传输的重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以行为、语言、情感抒发的形式将中华文化传扬出去。

新时代背景下探索高校美育学科建设,尽管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推动美育学科发展的动力,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手段和载体,增强了艺术语言,但是美育的核心理念最终仍要围绕着人文精神的传递。

五、结语

数字时代新文科背景下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美育学科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美育改革工作做实、做细,并夯实美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要将美育推向教育的重要位置,是因为美育具备其他专业学科所不具备的功能和价值。

国家要通过推动美育工作,以达到以美化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核心要求;在美育学科建设中,要遵循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为根源,以艺术教育为抓手,以科技的融合为突破点,以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合理地、科学地实现新美育的改革,创造新的美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以新的路径将美育精神推向民众。


参考文献:

[1]新文科建设宣言[EB/OL].[2022-05-02].https://jwc.cuc.edu.cn/2022/0114/c6974a190755/page.htm.

[2]刘宝存.全人教育思潮的兴起与教育目标的转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4(9):21-22.

[3]田忠利.艺术与科技的交融:皇家永利“新文科”语境下“新艺科”建设的思考[J].高教研究,2021(6):52.

[4]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56-58.

[5]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211.

[6]刘冲.走出学校美育的认识误区[J].当代教育论坛,2021(1):3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