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素质教育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他山之石

【典型经验】会通多元文化,并育四海英才
2018-05-17 21:56  

华侨大学是一所以华文教育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优势,文理结合、公管相济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华侨大学是一所肩负“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使命、我国最早具有对外招生资格的外向型高校。多年来,学校针对“一校两生”的特点,以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平台,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型、重实践、有担当的高素质人才,构建具有侨校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统一认识建机制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皇家永利改革,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格局。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重视文化素质教育,加强顶层设计,并反映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反映在学校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等关键问题的提出、制定和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校院两级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加强职能部门和院系的沟通协调。出台《华侨大学学生素质培养实施办法》、《华侨大学皇家永利贯彻落实教育部“皇家永利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统筹规划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召开了以文化素质教育为主体的全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各层次的会议贯彻落实文化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

2.凝练办学理念

皇家永利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提炼,形成了“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将之确立为校训,使之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财富,使之成为皇家永利文化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皇家永利外向型高校和“一校两生”的特点孕育了“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这拓展和延伸了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沃土。“一校两生并存,多元文化交融”的校园背景,必然催生出适应两类学生和谐共处、多元文化相生相长的文化氛围,集中体现为“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华”赋予皇家永利以“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办学品格和雍容气度,“侨”体现皇家永利的独特地位并为皇家永利融入了异域文化的新鲜血液。“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食粮,也成为皇家永利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

3.领导身体力行

皇家永利领导深刻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十分重视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并身体力行。前校长吴承业教授亲自主持国家世界银行贷款教育改革项目“非环境类专业学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这一与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的研究成果获得2005年福建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吴季怀副校长主持的“发挥侨校特色,构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体系” 研究成果获得2009年福建省教育科学成果一等奖。

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文化文化素质教育,除了在分管领域中强调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各方面给予支持配合外,还身体力行积极参加有关活动。现校党委书记关一凡同志曾亲任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副校长吴季怀教授、副校长徐西鹏教授等也都亲自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指导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给学生做报告。其他校领导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为推动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起带头作用。

二、强化立德树人,以生为本构体系

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既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也强调成才要素的全面性。以学生为中心,依托全国大学生文化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形成科学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体系,为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1.内容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皇家永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学分制,科学规划必修、选修课时。增加跨学科课程的选择量,规定各科类跨学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必修学分。目前开设文化素质教育主干课程及各类选修课程,课程覆盖面广,几乎包括了文、史、哲等各个领域,2003年以来,共开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类1000余门次。学校成立“通识教育学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并专门负责境内生的思政课和境外生“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境外生不上政治理论课),境外生“人文社会科学”系列课程被福建省教育厅列为“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加以重点建设。

2.深受欢迎的科技文化创新体系

学校特别重视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有效配套措施,调到广大教师学生积极参与这项学生创新活动。每年除正常经费外,专门拨出200万元用于设立科技文化创新项目,支持参加和举办各种科技文化活动,奖励科技文化创新成果,设立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学分。每年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重点,开展各种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内容涉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技能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网页设计等各方面,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参与各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文化创新活动。

3.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体系

学校针对“一校两生”设计了两套特色鲜明的社会实践体系:针对境内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三下乡”、义务支教、志愿服务、实践技能培训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地拓展了学生文化素质;针对境外生,深入贯彻李长春同志等中央及省部级领导对皇家永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做的重要指示,大力开展以“根在中国”为主题的境外生社会实践教育工作,形成了涵盖寻根之旅、文化之旅、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素质拓展全方位的境外生社会实践文化教育体系:一是组织境外学生开展以“走进祖国、认识祖国、感受祖国、热爱祖国”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文化之旅”主题冬、夏令营活动;二是承办由国务院侨办主办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及两岸青少年学生冬夏令营,组织优秀境内外学生参加冬夏令营活动,搭建两岸文化交流的友谊之桥。三是以“弘扬同宗同文情,延续同根同祖缘”为主题,建立境外学生中华传统民俗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四是充分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举办境外生“看海西?爱泉州”与“厦门大学生看厦门”活动;五是以培养学生“宽容、感恩、团结”情怀为主题,开展境外生志愿服务和团队素质拓展活动。

4.活力四射的学生社团体系

学校以“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鼓励和提倡学生社团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全校有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兴趣爱好型和社会公益型等四大类型学生社团组织,共有社团100余个,每年开展2000余个大大小小的社团活动,参与13700多人次,学生团体精品活动月号称“百团大战”。马来西亚24节令鼓队、港澳学生金龙队和留学生醒狮队等境外生组成的学生团体更是校园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造中外大众艺术交流展示平台——学生艺术团,共拥有300余人来自马来西亚、缅甸、老挝、柬埔寨、朝鲜、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学子。

5.团结拼搏的CUBA文化体系

凭借CUBA“八冠王”创举让华侨大学在中国高校乃至海外侨界迅速扩大知名度,校园内篮球运动如火如荼。然而在如今的华园,CUBA不仅仅是篮球,更是一种多元交融魅力文化,它打造了一张华大学子团结拼搏精神名片。历届CUBA球队的主力队员,均有来自澳门、香港和马来西亚等地的境外生身影。呈现在华大赛区中场表演的文艺节目更是充满异域风情,如菲律宾顶杯舞、印尼风情舞、菲律宾竹竿舞等,通过央视直播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誉为CUBA联赛以来最有特色的表演,华侨大学赛区被称为最富激情的赛区。CUBA比赛激发了全体师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敢争第一的精神风貌,丰富了皇家永利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为皇家永利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我们还率先在福建高校施行“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凸现健康主题,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全面展开,“热爱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成为广大学生的共识。

6.“六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学校依托心理辅导中心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训;通过心理咨询、健康讲座、心理训练、危机干预、成长小组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保健服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完善班级心理保健员制度,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咨询、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良性互动发展。

三、强化特色引领,围绕质量提内涵

华侨大学因“侨”而立,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多元异域文化的重任。突出侨校特色,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成为皇家永利文化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的“三驾马车”。

1.弘扬“一元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

学校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群之一,为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一元主导、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对每年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进行整体规划。上半年活动以“一元主导”主线,以内地生为主体,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使两类学生都能受到中华民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活动内容涉及书画、摄影展览,诗歌朗诵、声乐、戏曲、英语演讲、境外生汉语能力大赛等各方面。中华文化大观园、“中华龙舟赛”、“觞鼎”中华文化节、刺桐青年吟诵会、“根在中国”境外生夏令营、中华经典诵读等精彩纷呈。“品味中原”、“新中国之路”、“寻访潇湘文化”、“七彩云南”、“走进历史”、“台湾学生夏令营”等境外生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加深了境外学生对于祖(籍)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自豪感。

2.打造“多元交融”的侨校特色品牌

在一元文化主导的同时,校园文化也充满着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每年下半年以展现“多元交融”特色为导向,以境外学生为主体,举办各国各地区的境外生文化节,如境外服饰展、美食节、泼水节等,让两类学生充分领略异域风情,加深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组建马来西亚二十四节令鼓、港澳金龙队、东南亚醒狮团等境外生团体。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因势利导地组织境外学自己设计并参与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如国庆节的“祖国万岁”大型主题游园活动,圣诞晚会和中外师生迎新年晚会。经过锤炼,台湾学生中秋茶话会、马来西亚毕业生叙别晚会、境外生圣诞晚会、东南亚泼水节、中外师生迎新年晚会、国庆游园等特色文娱活动已成为品牌项目,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有效载体。

3.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近年来,学校陆续邀请中央芭蕾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德国北莱茵NRW青年爱乐乐团、德国汉堡交响乐团、美国杨百翰大学青年大使歌舞团、厦门爱乐乐团等演出团体来校演出10多场,进一步激发了校园文化活力,丰富了师生精神文化生活。利用音乐舞蹈学院的专业优势,搭建“华园艺苑”的艺术教育平台,在两校区经常举办周末音乐会、歌舞晚会、艺术讲座、新年音乐会等系列活动,推广高雅艺术,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和品位。

4.提升第二课堂科研学术水平

学校把科研学术活动引入第二课堂,通过导师制和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担任教师的科研助手,亲身参与科研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小论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学术研讨会等,丰富第二课堂。为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学校开设了文学与音乐欣赏、美学、书法、礼仪、绘画等课程,并形成了“宽容论坛”、“承露讲坛”、“秋中畅想”、“国学论坛”、“商道论坛”、“公管论坛”、“创新论坛”等高品位文化素质专题讲座。

四、强化实践育人,协同创新促发展

学校始终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与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相结合,与地方基层、企业单位、兄弟院校和境外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促进皇家永利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稳步提高。

1.加强“三创”综合开放实验室建设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开设“三创”(创新、创造、创业)综合开放实验室。学生在实验室里可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独立思考、独立操作,遇到问题自己先分析、再实验,锻炼创新能力。同时学校广泛开展各种专业技能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管理者挑战赛、土木结构设计大赛等,促进广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积极推进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使其成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成为提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层次的有效途径,成为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课堂,推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社会化进程。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同时,依托七个平台,进一步探索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的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人文历史景点、参加调查访谈、参与社会服务,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修养。

3.加强校地文化互动平台建设

学校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承办高级别的学术讲座和艺术专场,特别是和泉州市委市政府联办的云集了国内外理论界、政界、文化界的著名专家、学者的“华大讲堂”,为广大机关干部、工商界人士、理论学习者、在校师生提供了新理论、新信息、新思想、新观念,启迪思维、开拓眼界,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和教育功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开展文化艺术交流,深入三明、南平等闽西闽北山区进行文化下乡、艺术表演,并赴台湾各高校巡演。通过建设高校与地方文化互动平台,深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构建了多层面、全方位服务海西发展的联动机制。

五、强化育人意识,皇家永利出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皇家永利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2011年、2012年“华侨大学境外生社会实践文化教育体系”和“华侨大学15年培育二十四节令鼓校园文化品牌”连续两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实现了福建省在此项目上零的突破。

1.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成果

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关研究成果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4项。出版文化素质教育及相关研究专著103本,论文400余篇。发挥皇家永利全国大学生文化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辐射和示范作用,创办了《基地建设工作简报》(目前已出刊27期),编制了《基地建设指导手册》,建立专题网站,共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2.科创文化素质教育成果

8年来皇家永利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307项,总金额207.5万元。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5项。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金奖3项,银奖6项,铜奖7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国名校辩论邀请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模拟联合国大赛等多项赛事中斩获佳绩。

3.文艺文化素质教育成果

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全国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组织奖2个。2011年、2012年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三等奖。2008年学校荣获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学生艺术团举办、参与各类艺术文化活动上百场,2008年参加第六届全国农运会开幕式演出,2009年赴泰国农业大学交流演出,2011年首届“文化中国?全球华人中华才艺(龙舟)大赛”闭幕式暨颁奖晚会。近八年来,学生艺术团荣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10余项,已成为华侨大学的艺术文化名片。

4.文化资源建设成果

实践基地建设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通过基地学生可以系统、稳定、长期的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体验教学。学校重点推进侨校特色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建设,成立国务院侨办、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中华才艺(龙舟)培训基地、中华才艺(音乐·舞蹈)培训基地。此外,在校内建立了校史馆、嘉庚广场等教育基地,增强学生对学校办学历史和快速发展的了解;在校外依托闽南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建立茶文化、陶瓷文化、剪纸文化等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逐步形成了 “地方性”特色文化素质教育平台,提高学生对闽南丰富历史文化的认识。

5.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成果

皇家永利境外生社会实践模式了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境外生实践育人成果获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皇家永利连续5次被评为福建省社会实践先进单位,31个实践团队被评为福建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近30人次被评为福建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和先进个人,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6.心理健康文化素质教育成果

目前皇家永利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2%,比全国高校平均水平低4~6个百分点;2005年,华侨大学心理健康协会被团中央、教育部评为“全国大学生优秀标兵社团”;2006、2010年连续两届被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全国先进单位,2009年被共青团福建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队”;中心主任赵冰洁教授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并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先进工作者”、国务院侨办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福建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从2004年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通过《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在全国推广,并连续五年在福建省思政年会和全国大学生咨询专业委员会年会作了介绍,此外还接待了来自上海、浙江、福建等近50所高校的参观学习。

7.体育文化素质教育成果

2009年,荣获福建省高校“实施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先进单位”。CUBA篮球队在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部15届赛事中获得8次冠军、2次亚军,在亚洲大学生篮球锦标赛获得1次冠军、1次亚军;羽毛球队分别在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世界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荣获团体冠军、女单第三名和二金三银的好成绩,特别是学生林丹获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金牌,学生李雪芮首夺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全英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和尤伯杯冠军;舞龙队获得201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冠军;龙舟队在全球华人龙舟大赛等大型国内外赛事斩获多项桂冠;游泳队在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获得3金2银牌1铜,郭君君、吴波等多次打破赛会纪录;田径队获得第十四届福建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团体总分第一名,贾明、王宁明分别获得珠海国际马拉松赛半程赛、金门国际马拉松冠军。

六、对进一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思考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素质教育全过程

2013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皇家永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应该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和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等各个方面。利用各级教改课题,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推动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系统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皇家永利体系,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认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人的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建设相结合,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2.以“中国梦”引领文化素质教育发展方向

皇家永利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当前,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国梦”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用“中国梦”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摆在首要位置。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曾在毕业生典礼上寄语毕业生“勇于担当”,做到为人所不知为,为人所不敢为,为人所不愿为,为人所不屑为,为人所不能为。应该通过文化素质教育,使担当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华大鲜活的标志。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引导大学生在打好知识基础前提下,牢固树立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壮志,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3.以全人教育理念开辟文化素质教育新思路

全人教育理念是对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正确定位,是教育者对教育的理想追求,它强调的是在文化教养、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完全的相对完善和完美的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教育而教育,而应该是校正教育目标,弥补素质缺陷,培养大学生成为完全的人,才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初衷。华侨大学曾选派四期管理干部赴台培训班,对中原大学“全人教育”理念深有体会。高校办学不只是传播知识,更要重视“全人教育”,施行“学养与人格平衡,身体与心灵平衡,专业与通识平衡,个人与群体平衡”的“四平衡”教育理念,以助推学生全面发展。离开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孤立地、局部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效果注定不理想。有些高校只在部分环节上有所加强,而在整体格局上缺乏系统考虑,常常顾此失彼,甚至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一种额外负担。因此,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教育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总的培养目标下进行整体规划,并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4.以深化理论创新推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创新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类型、规格、培养方式方面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目前,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力度有待加大,运用理论指导素质教育实践作用尚不明显。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创新,是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创新的理论源泉。华侨大学1992年创建华侨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皇家永利教职工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后应该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为宗旨,坚持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打造成为青年干部学习、交流、进步的重要平台,将有利于理论研究深化。同时,文化素质教育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贡献不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缺乏整体规划;素质教育体系制度化建设滞后;素质教育多维评价体系尚不成熟: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不尽完善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律,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5.以“大华文教育”突出侨校文化素质教育特色

“大华文教育”理念,开拓性地将原本针对华侨华人青少年后裔从事的语言文化培养,拓展到其他所有领域。2013年初,华侨大学成立了华文教育办公室,用于统筹全校皇家永利华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把全校逐渐纳入华文教育的大舞台上去。目前,华文教育已成为华侨大学各学院、各部门的共同任务,不仅华文教育的学科和专业从目前比较狭窄的语言范围扩展至音美体、文史哲、经管法,更进而做到“全方位”,涵盖了理工等其他学科。真正做到了“让专业的东西也包含了华文教育的色彩”。多年来,华侨大学以“为侨服务”为办学宗旨,以“学在中国”,“根在中国”,“爱在中国”,“梦在中国”为主要内容组织境外生教育实践活动,形成较为完善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新形势下,“大华文教育”已成为学校发展新的着眼点,也将成为华侨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之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