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皇家永利进一步做好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2日 作者:    编辑:杨敬    审核:陈奕宇    点击:[]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皇家永利总书记皇家永利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教育部皇家永利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就业〔20245)、《教育部办公厅皇家永利进一步做好高校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219)、《皇家永利教育厅皇家永利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1991)、《皇家永利教育厅皇家永利进一步做好民族地区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就进一步做好2025届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通知如下。

    一、摸清重点群体底数

    重点群体毕业生包含脱贫家庭毕业生、脱贫不稳定毕业生、边缘易致贫家庭毕业生、突发严重困难家庭毕业生、城乡低保毕业生、特困救助毕业生、孤儿毕业生、残疾毕业生、事实无人抚养毕业生、低保边缘家庭学生、支出型困难家庭毕业生、其他低收入家庭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和民族地区生源高校毕业生。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已根据教育部系统数据、毕业生生源信息数据和各学院上报的零就业家庭毕业生基础信息导入“云就业”平台“重点群体毕业生建档”。各学院要认真开展重点群体毕业生群体摸底、统计工作,确保以上类别重点群体毕业生底数清、情况准,并结合就业指导中心已导入数据、学校资助中心核准信息,仔细核对,建立全面、完整、规范的电子台账,切勿漏报、错报,确保数据真实无误。若有确属以上任一类别但未在系统数据中的毕业生,请学院于2025220日前,在“云就业”平台中通过“学生事务”→“重点群体毕业生建档”,选择“2025”→“新增”完成电子建档工作。

    二、完善帮扶工作机制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具体内容。学院要落实重点群体毕业生“学院领导、行政干部、辅导员包干”责任制,明确帮扶责任,协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做好重点群体毕业生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要全面落实“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台账式管理,将每次帮扶工作情况登记在册。本月起每月30日前,学院应在云就业系统“重点群体毕业生建档”里逐一添加对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帮扶记录,形成完备帮扶工作台账。20256318:00前,各学院须填写《2025届普通高校残疾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情况记录表》《2025届普通高校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情况记录表》(详见附件),并签字盖章后的纸质档按学院交至学生活动中心405办公室,学校核查帮扶记录后存档备查。

    三、抓细指导帮扶服务

    针对每一位重点群体未就业毕业生,要至少开展3次谈心谈话(包括政策解读、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推荐3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3次线上线下就业促进活动,要及时跟进思想动态,了解掌握其学业情况和就业进展,开展有温度、有针对性的学业帮扶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其化解焦虑情绪,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指导服务举措包括但不限于:对有就业意愿的,针对性提供学业辅导、职业规划辅导、就业政策解读、简历制作辅导、面试训练指导等;对准备研究生复试的,动员专业教师和往届已考取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给予指导帮助,提升复试成功率;对准备选调生、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的,邀请往届被成功录用的学长学姐给予经验分享和指导,并督促其参加学校开展的线上线下培训指导活动,提升被录用的成功率;对暂不就业的,要逐一谈话了解暂不就业原因,帮助其分析形势、调整认知、明确目标,动员其把握春招时机,积极求职、尽早就业。

    四、拓展就业岗位资源

    学院要有针对性的开展访企拓岗活动,持续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线上线下专场招聘,并积极发动校友企业、产学研合作单位等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招聘重点群体毕业生。各学院要及时通知未注册“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未关注“四川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西南石油大学就业信息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西南石油大学就业”的毕业生尽快注册、使用平台,关注相关用人单位和岗位信息。

    五、用好就业支持政策

    要用足“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城乡社区计划”等中央和地方基层项目,要用好科研助理岗位和第二学士学位资源,精准开展征兵、军队文职及军队直招等宣传动员,做好对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宣传引导和就业指导。对于离校未就业的重点群体毕业生要持续关注跟进,确保就业服务不断线。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重点群体毕业生,要协同学校联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残疾人联合会等,通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

    学校将把各学院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帮扶工作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就业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各学院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工作力度,做到有部署有记录,推动此项工作取得成效,确保重点群体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本校总体水平,确保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创业“帮扶百分之百”和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百分之百”。

    相关事宜请咨询就业指导中心杨老师,咨询电话082-83037077

    招生就业处

    202512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