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时代】社会实践——东北赫哲族赴赫哲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为响应国家教育理念与学校安排,因此将本次的实践目的确定为宣扬下乡扶贫政策,近距离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与传承。那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黑龙江赫哲族。
队员们首先先对有着纪念赫哲族历史的纪念馆进行了探访,初步的了解了赫哲族的发展历史。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也有观点认为应归入那乃次语支),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西里尔字母来记录语言,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由于居住地域广阔,赫哲人的自称较多,如"那贝"、"那乃"、"那尼傲","赫哲"作为族称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1663)三月,1934年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一书出版后,"赫哲"作为族称开始广泛传播。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抓吉镇抓吉赫哲族村。
新中国成立以前,赫哲人普遍存在图腾崇拜、自然崇赫哲族传统跳神拜、灵物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崇拜及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论构成了赫哲人原始崇拜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基础。"图腾"意为"他的亲族"。将某一动物、植物等视为自己氏族的保护者和忌物,有血缘关系。过去赫哲族有熊图腾和虎图腾崇拜的痕迹。赫哲族在猎杀和食用熊、虎肉后,都有谢罪等仪式或举动。赫哲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神灵,如树神、山神、水神、火神、虎神、熊神、狼神、鹰神、闪电神等等,不胜枚举。赫哲人认为,某一物体是神物,就能够驱凶避邪。对奇山、怪石、神树、护身符的崇拜属于灵物崇拜。在婴儿摇篮边悬挂熊、虎、狼等兽牙的习俗,即认为上述物体可以驱凶避邪,是保护婴儿的神物。
赫哲族是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由于古时生活所迫的迁移与他人的长期统治,使得赫哲族的人民非常的稀少。并且赫哲族是一个渔猎民族,是北方少数民族当中唯一一个曾以渔业为主的民族。据我们了解到狩猎一直是过去赫哲人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
在实践中队员们也有幸观摩并且参与到了有关鱼皮的工艺品的制作当中。参与之前,还是很难想象咸腥的鱼皮能够制作成如此栩栩如生的作品的。但是别看现在这样的手工制品非常的精巧,在渔业的方面赫哲族可以说也是经历了重创的。
由于三江流域人口的大量增加,捕鱼船只倍增,渔类产业严重萎缩,一度导致赫哲族人民的经济逐年下降,但是再这样的关键时刻国家站了出来对赫哲族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与扶持,使赫哲族成功的实现了由渔民向农业民族的历史性跨越。
时至今日,赫哲族人民已经拥有了非常完整的生活体系了,也被称作赫哲生活。一个拥有悠久传承历史的少数民族绝对不是仅仅多少天的探索就能够摸得清楚透彻的,但是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支持,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绚烂多彩确实是让我们铭记良久。
上一条:【艺时代】社会实践——聒碎乡心社会实践队探寻成都茶馆文化 下一条:【艺时代】社会实践——大美东胡实践队助力乡村振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