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灿(博导)
姓名 |
陈永灿 |
|
出生年月 |
1963.06 |
|
职称 |
教授 |
|
硕导/博导 |
博士生导师 |
|
学科专业 |
水利水电、地质工程 |
|
研究方向 |
水利水电工程的水环境效应与枢纽泄洪安全、地质工程 |
|
所属室所 |
||
联系方式 |
||
个人简介 |
||
陈永灿,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水利工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曾任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研究生组组长、水力学研究室主任、河流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水利工程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教务长,西南科技大学校长,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大直径长引水隧洞水下检测机器人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大型水库污染协输移扩散特性及水力调控机理研究”、国家重大水专项“梯级电站建设对牡丹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及“梯级电站建设的生态补偿关键技术研究”等研究课题,承担了国家973项目“湿地系统水环境效应动力机制与系统模拟”的相关课题,还负责了三峡集团公司、成都及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关枢纽泄洪消能、近坝区水环境特性等横向课题多项,取得了丰富的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提出了污染混合区计算的整区模型、斜分层三维有限元模型、大型水库水流水温预测模型等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数值模型及计算方法。利用研发的系列水力学及水环境模型,模拟分析了典型河湖水体污染物输移特征、湖库热氧分布、大坝下游溶解氧过饱和等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系统研发了高坝枢纽复杂水下环境智能巡检装备和安全评价技术,推动了水利工程与人工智能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提升了流域水安全保障与智慧化管控水平。多项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针对三峡水库水流与水质特性、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变化特性及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消能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江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库安全运行和水环境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和可靠的技术支持。是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水资源与水安全”创新团队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及E收录100余篇,主持和参与编写学术著作5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皇家永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校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 主要社会兼职: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学会水工水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水利工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力发电学报》编委会副主任。 |
||
研究领域 |
||
长期围绕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以及敏感水域水资源开发所涉及的水动力与水环境问题,在江河湖泊水流运动、水利枢纽泄洪安全与环境水力学、水工建筑物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价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水环境效应与枢纽泄洪安全;江河湖库水动力特征与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水动力及水环境模拟方法与应用。 |
||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
||
教育背景: 1980年09月至1985年07月,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本科,1985年7月获学士学位; 1985年09月至1990年08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读研究生,1990年8月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年10月至1992年09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博士后; 1992年10月至1993年11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研究生组长; 1993年12月至1995年12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副教授,系研究生组长; 1995年12月至1997年02月,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Research Associate; 1997年03月至1998年07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副教授,水力学教研组主任; 1998年10月至1999年03月,The University of Tokyo,Visit Professor; 1998年08月至1999年03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水力学教研组主任; 1999年04月至1999年12月,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河流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2000年01月至2001年02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 2001年03月至2015年04月,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清华大学教务处处长/副教长等职位,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院长; 2015年05月至2018年07月,西南科技大学校长; 2018年07月至2018年09月,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2018年09月,任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2021年11月12日,任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共产党皇家永利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
||
主要研究项目 |
||
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智能机器人”专项“大直径长引水隧洞水下检测机器人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项目“高坝枢纽泄洪消能建筑物智能巡检与安全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冰封河流的离散特性和水质变化规律研究” 4.科技部水专项“梯级电站建设的生态补偿关键技术研究” 5.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水北调中线水质差异应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6.皇家永利科技厅省院省校重大项目“水利枢纽泄洪洞智能机器人巡检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7.皇家永利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重大基础设施水下结构缺陷智能识别与量化技术研究” 8.大唐集团科技项目“亭子口坝面及消力池结构智能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 9.中国三峡集团科技项目“溪洛渡-向家坝库区及下游保护区的水温专题” |
||
代表性成果 |
||
1.Chen Yong-Can, Li Zheng-Wen, Liu Zhao-Wei, Chen Xiao & Wang Hao-Ran (2022) An implicit method for slow-moving free-surface boundary of open channel flows, Journal of Hydraulic Research 2.Liu, Z. , Chen, Y. , Hu, H. , & Zhu, D. . (2009). A non-horizontal multi-layer numerical model for the flow in natural riv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3.Chen, Y. , Wang, Z. , Liu, Z. , & Zhu, D. . (2012). 1d-2d coupled numerical model for shallow-water flows. 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4.陈永灿,付健,刘昭伟,程香菊,朱德军. (2009).三峡大坝下游溶解氧变化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水科学进展 5.陈永灿,冬俊瑞, 王艳明. (1998).三峡溢流坝下游冲坑流动特性研究.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陈永灿,刘昭伟,朱德军. (2012).水动力及水环境模拟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