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加(博导)
姓名 |
陈世加 |
|
出生年月 |
1964.08 |
|
职称 |
教授 |
|
硕导/博导 |
博士生导师 |
|
学科专业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
研究方向 |
油气成藏、地球化学、非常规油气地质 |
|
所属室所 |
油气地质教研室 |
|
联系方式 |
Email:chensj1964@swpu.edu.cn |
|
个人简介 |
||
陈世加,男,汉族,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油气成藏、油气地球化学、非常规油气地质等方面教学及科研工作。主持与主研国家“973”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7项、中石油部级项目5项、中石油创新联合体项目1项、油田横向项目50余项。在《Geoscience Frontiers》、《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Chemical Geology》、《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石油勘探与开发》、《石油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质学报》、《地球化学》等国内外业界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共计1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专利10余项。获新疆油田优秀技术专家、优秀现场指导老师、优秀研究生导师、飞翔奖-优秀传承提名奖等多个荣誉称号。目前兼任中石油天然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客座讲授、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石油勘探与开发》、《新疆石油地质》等多个期刊编委。执教以来,培训油田青年骨干若干名,指导硕士生60余名、博士生12人,培养的学生获“皇家永利优秀毕业生”、“十佳杰出研究生”、“十佳学术成就标兵”、“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多名硕/博士获得“国家奖学金”。
|
||
研究领域 |
||
一、 复杂地区油气成藏研究 针对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珠江口盆地等构造复杂或高演化地区,开展复杂地区油气来源和成藏期次、凝析气藏形成机制、构造演化与成藏时空匹配关系、高演化地区天然气成因与运聚特征、油气成藏与富集规律等多方面综合研究,创新性提出了“油气分段捕获”、“油气运移中转站”等理论,进一步完善了凝析气藏形成机制,建立了断裂封闭性地球化学评价方法,丰富了油气成藏地质理论。 二、 非常规油气运聚特征与富集规律 针对四川盆地古生界海相页岩、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侏罗系致密油与页岩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鄂东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开展非常规油气(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油、页岩气)生-排-滞-聚一体化运聚特征和富集规律研究。 三、 油气地球化学 包括油气勘探地球化学和油气开发地球化学两大类。油气勘探地球化学主要包括烃源岩评价、油气来源、油气成因、资源量评价等方面研究工作,开发地球化学主要包括油/气/水层地球化学识别、原油色谱指纹法定量计算原油混源比例、油气成连通以及断裂封闭性地球化学评价。
|
||
教育背景及工作经历 |
||
教育背景: 1984.09~1988.06,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石油地质,工学学士 1988.09~1991.06,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工学硕士 1995.09~1998.06,中石油北京勘探开发研究院,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工学博士 2002.09~2006.06,西南石油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工作经历: 1991.07~1995.07,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2000.07~2007.09,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2007.10~至今,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
||
主要研究项目 |
||
近五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 致密油页岩油运移启动条件研究,国家“973”计划项目,2014~2018; 2. 固体沥青对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测井响应的定量评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2019; 3. 源储间泥/钙质等隔层对陆相致密油(低渗透油藏)成藏控制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2022; 4. 岩性油气藏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机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2021; 5. 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大型气田成藏过程与富集规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2021; 6. 四川盆地致密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2016; 7. 海陆过渡相页岩气资源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创新联合体项目,2021~2025; 8. 珠三坳陷优质烃源岩发育机制与油气富集规律,中海油湛江分公司,2020~2022; 9. 川中地区大安寨段页岩油排烃效率及可动性评价研究,西南油气田分公司,2021~2021; 10. 巴彦河套盆地多层系油气资源评价与成烃动态演化研究,华北油田,2019~2021; 11. 山城-虎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及侏罗系成藏控制因素研究,长庆油田,2020~2021; 12. 横山地区长6油水分布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延长油田,2019~2021; 13. 彭阳-平凉地区中生界油气成因及富集规律研究,长庆油田,2019~2020; 14. 玛湖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含沥青砾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新疆油田,2019~2020; 15. 沙湾凹陷周缘天然气性质特征与运移方向研究,新疆油田,2018~2019; 16. 白家海凸起-大井地区石炭系油气成藏地化特征研究,新疆油田,2018~2019; 17. 川西观雾山组储层沥青实验与测井评价技术研究,西南石油气田,2017~2018; 18.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石油运聚特征及机理研究,长庆油田,2017~2018; 19. 陇东地区延长组油藏差异成藏富集机理研究,中石油西北分院,2017~2018; 20. 安塞地区长3及以上浅层油藏富集规律分析,长庆油田,2017~2018。 |
||
代表性成果 |
||
一、主要学术期刊: 1. Su Kaiming, Lu Jungang, Chen Shijia*, et al. Quantitative study on hydrocarbon expulsion mechanism based on micro-fracture. Geoscience Frontiers, 2020. (学生一作,本人通讯,SCI一区) 2. Li Yong, Chen Shijia*, Wang Yuexiang,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hydrocarbon evolution and the geochemistry of solid bitumen in the Guanwushan Formation, NW Sichuan Basin.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20. (学生一作,本人通讯,SCI二区) 3. Li Yong, Chen Shijia*, Lu Jungang, et al. The logging recognition of solid bitumen and its effect on physical properties, AC, resistivity and NMR parameter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20. (学生一作,本人通讯,SCI二区) 4. Xiao zhenglu, Chen Shijia*, Liu Chaowei, et al. Lake basin evolution from early to Middle Permian and origin of Triassic Baikouquan oil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Mahu Sag, Junggar Basin, China: Evidence from geochemistry.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 (学生一作,本人通讯,SCI二区) 5. Xiao zhenglu, Chen Shijia*, Li Yong, et al. Local high-salinity source rock and origin of crude oil in the xianshuiquan structure in the northwestern Qaidam Basin,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 (学生一作,本人通讯,SCI二区) 6. Su Kaiming, Chen Shijia*, He Yuting, et 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rigin of the Chang 8 oil and natural gas in the southwestern Ordos Basin,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 (学生一作,本人通讯,SCI二区) 7. Li Yong, Chen Shijia*, Wang Yuexiang, et al. The origin and source of the Devonian natural gas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SW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 (学生一作,本人通讯,SCI三区) 8. Li Yong, Chen Shijia*, Qiu Wen, et al.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accumulation and enrichment of tight sandstone gas in the Xujiahe Formation, Guang'an Area, Sichuan Basin. 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 2019. (学生一作,本人通讯,SCI四区) 9. 陈世加*,雷俊杰,刘春,等.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 6 段成藏控制因素.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本人一作,SCI三区) 10. 刘春,陈世加*,赵继龙,等. 远源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主控因素——以库车坳陷南部斜坡带中生界—新生界油气藏为例. 石油学报,2021. (学生一作,本人二作,EI,国内主流期刊) 11. 刘春,陈世加*,赵继龙,等. 库车南斜坡中—新生界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 地质学报,2020. (学生一作,本人二作,EI,国内主流期刊) 12. 肖正录,陈世加*,刘广林,等. 有限充注动力背景下致密储层油水差异成藏再认识—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延长组8段为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0. (学生一作,本人二作,EI,国内主流期刊)
二、出版专著: 1. 陈世加,路俊刚,王绪龙,张道伟. 油气成藏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5. 2. 陈世加,王绪龙,马力宁,付晓文. 油气开发地球化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 赵孟军,周兴熙,卢双舫,李剑,陈世加,陈义才,张宝民,王红军. 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 查明,冯其红,薛海涛,陈世加,王森,丁修建. 陆相致密油赋存与运聚机理,地质出版社,2018.
三、授权发明专利: 1. 陈世加,邹贤利,路俊刚,等. 一种溶解高成熟度焦沥青的溶剂及其使用方法,发明专利,ZL201510533083.5 2. 邹贤利,陈世加,谢冰,等. 利用核磁共振测量岩石孔隙度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610189194.3(学生第一,本人第二) 3. 李勇,陈世加,路俊刚,等. 一种高演化的焦沥青高温循环溶解装置及方法,发明专利,ZL201810289574.3(学生第一,本人第二) 4. 雷俊杰,陈世加,龚建涛,等. 一种计算油田储层陡倾角剪切裂缝线密度的方法,发明专利,ZL201710408588.8(学生第一,本人第二)
|
||
研究团队 |
||
油气成藏与地球化学科研创新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