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实务案例书写与社会工作知识生产

来源:思学楼A114     报告人:焦若水    审核:陈怡男    编辑:朱灿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7日    浏览量:[]

报    人:焦若水

报告时间:2025年4月9日 9:0012:00

报告地点:思学楼A114

报告人简介:

焦若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民政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甘肃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民政部、中国残联、甘肃省重点人才项目等30余项,发表各类文章8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曾获“甘肃第十五次、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CTTI2023年度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一等奖”(2020)等,被评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017),“甘肃省飞天学者”(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社工人物”,甘肃省领军人才(2024)。

报告内容摘要:

       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着专业化与本土化、专业化与职业化等一系列内在性紧张关系的挑战。现有社会工作本土化讨论多关注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面向,忽略社会工作的另外一面本质——职业,所以很容易将社会工作视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得出社会工作“低理论学科”的结论。在这一逻辑之下,作为职业的社会工作给予社会工作专业的反馈被切断,进一步导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割裂。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需要返回实践这一根本,由实践向专业、知识、理论的转换过程中,实务案例书写是社会工作区别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色和优势,也是持续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主体性建设的必然途径。



主办单位法学院

西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

人文社会科学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