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周兆明,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皇家永利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9年-2016年川庆钻探安检院工作,2016年-2017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油气设施监检测理论及装备研究,研制了连续油管漏磁、弱磁及涡流等方法3种在线检测系统;开发了连续油管疲劳寿命实时计算、多种检测数据采集分析软件;开展了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流量计多参数监测系统、油气设施完整性评价技术及软件、油气生产过程的监检测系统及软件等开发;形成了在役油气设施复杂环境下微弱信号消噪技术及人工智能识别技术,创建了校企油气设施检测评价技术研究院。 【论文著作】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60篇,其中SCI 收录3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8项。 【课题成果】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项、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2项以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部分课题如下: 部分纵向项目: 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海洋环境下悬链线连续油管耦合振动机理与损伤检测研,主持 l 省院省校科技创新合作项目,高强度超深井摩擦焊钻杆微观组织在线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主持 l 皇家永利重点研发项目,连续油管智能在线检测评价系统,主持 l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海洋船舶连续油管作业非线性振动力学行为与监测方法研究,主持 l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连续油管疲劳损伤及微观组织结构的微磁检测方法研究,主持 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极端条件下气井管柱耦联振动力学行为与控制基础理论研究,主研 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超深井高强度油套管钢环境断裂的细观力学参数表征研究,主研 部分横向项目: l CO2驱油套管气密性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主持 l 高含硫气藏单质硫沉积监检测技术研究,主持 l 基于力学分析的连续油管疲劳模型建立技术,主持 l 双金属复合板超声相控阵扫查系统定制,主持 l 钢带微观组织结构参数在线电磁检测方法及试验研究,主持 l 连续油管在线检测系统及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主持 l 井控高压软管硬度监测系统研究项目,主持 l 压裂井口失效分析研究,主持 l 油生连续油管在线监测仪器设计技术开发,主持 l 连续油管实时检测系统研究开发,主持 l 油气田物联网设备技术标准与兼容性深化研究,主持 l 石油钻机电气仪表系统SIL评估咨询,主持 l 旋转控制头橡胶材料试验检验,主持 l 航空煤油热值高精度测量影响因素分析及修正方法研究,主持 l 成品油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稳定性运行典型影响因素研究项目,主持 l 中缅油气跨境计量管控措施优化,主持 l 国际机场输油管线高后果区评价技术服务项目,主持 l 管道保护相关标准规范制度建设,主持 l 输油管道完整性管理体系建设,主持 l 乙烷泄露风险管控对策研究,主持 l 天然气深冷温度交变工况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主持 l 承压设备强度校核,主持 l RFID试验钻具强度校核,主持 l 乏池模拟体检漏工艺试验及ACFM检测试验,主持 l ACFM检测仿真试验,主持 l 非接触式井架承载能力测试技术及井架危险工况评估技术,主持 l ACFM技术在钻修机结构及采气井口装置检测评价中的应用,主持 l 连续油管作业现场检测系统研究,主持 l 塔里木高温高压气井油套管失效机理及井筒完整性研究,主研 l 储气库注采管柱振动模拟试验,主研 【荣誉奖励】 (1)油气管道缺陷在线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价技术及应用,皇家永利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2)长水平段连续油管作业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 (3)多压力系统复杂油气藏安全高效井下作业关键技术与工业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 (4)复杂工况环境油井管力学损伤理论及安全评价技术与应用,皇家永利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三 (5)天然气管道安全风险精准管控关键技术与集成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八 【备注其他】 持续指导各类学科竞赛、全国能源装备大赛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多次获得国家奖,多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