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即加速,开学即冲刺。2月24日,西南石大师生们踏着如酥小雨,奔赴课堂、实验室,在一年好景最胜时,按下2025年春季学期启动键。
微雨时歇,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静谧的校园开启了新学期新征程。
晨光熹微中,国旗护卫队升起五星红旗
勤学正当时
在思学楼A415,同学们正在进行课前预习,校党委书记张烈辉健步走进教室,在后排坐下,和同学们共上一堂《高等数学》课。课上,任课教师陈亚丽以热点话题人工智能切入,引导学生了解微分方程的内容。张烈辉不时记录,并在课后就皇家永利模式的创新与教师进行了交流,建议她灵活运用智能化新工具,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张烈辉与同学们一起听课并记录听课情况
在思学楼B2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上,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春与同学们一起听任课教师杨伊介绍课堂框架,讲解马克思主义内涵价值。他认真写下听课记录,并在课间与师生进行了交流,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用鲜活的现实案例,讲好马克思主义,涵育学生成长。
郭建春与同学们一同听课场景
课堂上,教师们热情饱满,与学生互动频繁,同学们专注听课,学习氛围浓厚。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部门针对教师授课、学生出勤、课堂纪律等情况进行了巡查。本学期,全校本科生开设课程1508门,共计4489个教学班;开设研究生课程401门,共计466个教学班。师生精神饱满,教学秩序井然。
成都校区教师范舟为研究生讲授《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
成都校区教师陈亚丽为本科生分享《高等数学》学习方法
成都校区教师杨伊为本科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内容
南充校区教师蔡灿为本科生讲授《工程热力学》
两校区学生认真听课
攻关不停歇
一年之计在于春,师生们延续着寒假期间的科研工作不停歇,忙而有序,驰而不息。
全国重点实验室里一片忙碌景象——来自伊拉克的博三学生Ghassan Husham Jani正全力以赴推进实验工作:“我负责的研究项目进入出成果前的关键阶段,新学期,我希望自己作一颗‘学术齿轮’,转动地更为丝滑。”寒假期间,许多留学生坚守实验室,希望抓住寒假时间窗口,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
Ghassan Husham Jani正在进行实验
博二学生陈祖伟正带着师弟师妹调试动态三轴试验系统,“这两天,我们的省部级科研项目进入了冲刺阶段,必须全力以赴!”另一个实验室里,研二的杨宇轩也已奋战多日,他主攻的致密砂岩储层表征项目处于攻关关键期,正在为构建油气藏数字孪生模型积累数据,“能源领域创新的责任在肩,不敢懈怠!”
研究生们开展实验场景
在南充校区,师生同样奋斗不停。教师李国超正给学生讲解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原理;龙樟则在指导同学把课堂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高效设计四足机器人。
南充校区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机器人
护航不掉线
学生返校工作、年级大会、学情分析……作为“六边形战士”,辅导员徐博忙完学生奖助学金申报说明,又无缝衔接走进学生宿舍,检查学生到校生活、学习情况,并与大一学生聊聊学业规划。
徐博与学生交流新学期计划
网信中心的老师们在开学前对全校179间多媒体教室、55间智慧教室以及11间教学公共机房的设备进行了全面的软硬件排查检修。并在开学当天完成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R1(满血版671B/70B)本地化部署及上线,用 AI赋能教学。
网信中心检修教学设备
改造后的学生一食堂如期“上线”。下课后,师生们成群结队组成“饭搭子”大快朵颐,在就餐中畅聊学习生活。
学生食堂就餐场景
春日焕生机
无论是图书馆、校友之家,还是各处空闲教室,同学们像种子一样,洒满校园,沉浸式自习,在知识的土壤里酝酿、生长。
学生在图书馆阅读
学生在校友之家自习场景
暌违一个假期,同学们迅速恢复运动节奏。篮球场上腾跃,足球场上穿梭,报道跑步,健身房里撸铁,还有挥拍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挥汗如雨,活力十足。
南充校区体育场上学生运动场景
石大的春天在师生们朝气蓬勃的奋进路上纷至沓来——草木吐绿,海棠花嫣红开放,白鹭在梦溪河上翩飞。每个春天都同样美丽,又都蕴藏不一样的新奇。西南石大师生们,正精神抖擞,谱写这个春天的奋斗故事。
(图片来源:周煊涵 大学生全媒体中心胡博汶 钟圳川 王宗浩 许玉洋 陈旺 武雨辰 孙元栋 刘静 张仪涵 彭欣 敖佳育 陈昱臻)
两校区春日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