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要闻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正文

2025煤层气勘探开发年会在成都举行
来源:科研院   作者:包泽军  编辑:向发全  审核:魏纳 终审:杜鹏    日期:2025-03-14  访问:

为推动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创新,加速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绿色低碳高效开发,西南石油大学携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煤层气公司以及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能源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于3月13日至15日在成都举行2025煤层气勘探开发年会。

年会主题为“智能驱动煤层气产业发展·创新铸造绿色能源新时代”。国内外100余家单位的240位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精英相聚一堂,深入探讨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前沿技术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郭旭升,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曹运兴,煤层气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董事长、中国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立宏,中国石油集团原煤层气高级专家徐凤银等做了报告。

3月13日下午举行了“煤层气开发颠覆性技术”闭门研讨会。会议由罗平亚院士召集,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春主持,33家单位的38位代表参加。罗平亚在会上做了题为《以原始创新促进煤层气大产业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用一系列数据和案例,生动展示了我国在煤层气开采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技术,让参会代表对煤层气开采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在煤层气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等诸多挑战。要克服这些挑战,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要从煤层气流动的底层逻辑出发,解决其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提高煤层气开采的效率和效益。他还就如何加强煤层气开采领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建议。

郭建春在闭门会介绍了西南石油大学在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成果。他说,这些成果覆盖理论创新、技术突破、政策优化和产业协同,形成了“地质-工程-智能-生态”一体化的研究体系,不仅推动了我国煤层气产业的规模化开发,也为实现“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郭建春表示,西南石油大学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聚焦深层开发与绿色转型,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闭门会还特别设置了研讨环节,各参会单位代表纷纷发言,就国家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这场思想碰撞的盛宴,不仅展现了煤层气勘探开发领域的蓬勃生机,也为产业的未来发展汇聚了智慧和力量。

3月14日举行了大会开幕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向君在开幕式致辞。14日和15日,举行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罗平亚院士,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春在主论坛作了主旨演讲,新材院李小刚教授、石工院朱苏阳副教授、地科院研究生莫倩雯等在分论坛作学术报告。党政办公室(校地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杨智军、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魏纳等出席了大会。

科普:煤层气,俗称“瓦斯”,是一种储存在煤层中的烃类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含量95%-98%),并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氮气等非烃类气体。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具有高热值、低污染的清洁能源属性,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近年更深层的煤层气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取得突破,我国煤层气开发逐步由“浅”入“深”,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4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提到,深层煤层气年产量仅用3年时间快速提升至25亿立方米,到2035年全国煤层气产量有望达到400亿—500亿立方米,成为天然气增产新亮点。

会议情景

罗平亚院士在大会作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