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9月18日,石大学子通过收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思政大课(以下简称思政大课)等方式,共同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强国建设,青年何为”这一时代给出的新命题,石大学子用担当誓言作答——
石工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022级博士研究生魏长江在观看思政大课后,内心满是震撼与敬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同胞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家园的钢铁长城,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表示,作为石油学子,当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扎根,在技术攻关中突破,把个人的青春奋斗融入能源强国建设中。
经管院管理科学与工程2025级博士研究生卓小霜在课上聆听了老师对抗战历史与时代使命的讲述,对国家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闯出了一条血路,这不仅是抗战胜利的基石,更让这条通往复兴的中国道路越来越宽广。如今我更意识到精神传承与时代使命的结合,是青年奋斗的核心方向。” 她表示,自己既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也要在能源经济、产业规划等实践中锚定发展需求,让青春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与时代同频共振。
地科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永斌,是一名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部队的退役大学生,于他而言,这堂思政大课让他更加坚定了“退伍不褪色”的信念:脱下军装,军人的担当不会褪色;走进校园,保家卫国的初心始终滚烫。“我将以军营赋予的坚韧意志,攻克学业与科研中的难关;以石大学子的专业素养,在能源领域踏实钻研、勇毅前行。请祖国放心,无论是曾经的军营,还是未来的能源战场,我都会以青春为笔,以奋斗为墨,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担当!”
机电院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卢泽阳回想起曾参与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工作的外公的教导:“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最好的告慰是奋进!”他表示,这份精神从未远离,就蕴藏于日常践行中:是面对科研难题时的潜心钻研,是投身志愿服务时的无私付出,是将专业知识熔铸于能源报国实践的责任担当与底气。“未来我将深耕绿色能源领域,以热血铸就国家能源安全基石,用西南石大人的拼搏奉献回应时代召唤,勇担强国使命!”
计科院数字媒体技术2024级本科生陈春林感到心潮澎湃:“抗战精神铸就的民族脊梁,在新时代正转化为科技自强的磅礴动力。”作为一名计科院的学生,他深知网络安全防线关乎国家主权,核心技术突破决定未来走向,这都需要青年勇担使命。历史的警钟长鸣,指引自己要将爱国情怀融入代码逻辑,以创新突破筑牢安全基石。“我愿以伟大抗战精神为指引,在计算机领域深耕不辍,锤炼过硬本领,勇攀技术高峰,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强国使命。”
电信院自动化2022级本科生刘星昊同样深受震撼,“14年浴血奋战,先辈以血肉之躯筑成捍卫家国的钢铁长城,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表示,历史的昭示让自己领会到捍卫和平需要勇毅与担当。九三阅兵中无人作战方队展现的自动化技术,正与自己的专业领域紧密相连,这坚定了他以专业所学奉献强国建设的决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动力,勇担时代重任,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奋勇争先,以科技报国为志,铸就和平之盾!”
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2025级本科生吴林鸿被一个个鲜活的抗战史实深深震撼,“从平型关大捷的英勇冲锋到百团大战的顽强攻坚,从东北抗联在林海雪原的坚守到南洋华侨跨越万里的筹饷支援,无数先辈用热血铸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经管院财务管理2024级本科生杨海阳表示, “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是一个铭记民族伤痛与不屈抗争的特殊日子。“在这个沉痛的时刻,我聆听了思政大课,课程中的一幕幕烽火岁月的影像与英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的震撼力量。”他深知个人命运与国家紧密相连,将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报国的志向与奋进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外语院英语2022级本科生陈菡希在学习这堂思政大课后,内心久久难以平息。她坦言自己仿佛被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深刻体悟到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东方篇章。作为外语学子,“以奋斗致敬胜利”的号召让她明白肩负的重大使命。“我将深耕语言沃土,用外语架起沟通的桥梁,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的蓬勃生机,为促进文明互鉴、推动世界和平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以实际行动诠释‘大国担当’。”
与学生共同收看这堂思政大课,老师们同样受到了启发与洗礼。文化素质与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心马克思主义教研室邓秀娟表示, 收看“大国担当”思政大课后自己深受触动,“这堂课以抗战精神为主线,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从民族救亡到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以贯之的担当品格。课程深刻揭示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正是这些精神力量,支撑中华民族走出苦难,铸就了今日中国走向世界的精神底色。”她表示,作为思政教师,将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以史为鉴、以情励行,引导学生在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将抗战精神中蕴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化为投身伟大复兴的实际行动之中。辅导员杨青菁谈到,课程通过历史梳理与案例分析,使学生们深刻理解了“中国担当”的内涵,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化为青年学生的坚定信念。这场思政大课让学生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思考,是对伟大抗战精神最好的传承。不仅要铭记历史的伤痛,更要汲取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作为青年引路人的我们,要以史为鉴、以史明志,激励青年学子将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挺膺担当的实际行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集中收看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