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天府万人计划特聘专家(科技菁英),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研室主任。长期奋战在科研和教育一线,主要从事(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及其在储能、发热、增强、增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发表SCI论文80篇,被引用2000余次,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国际同行广泛关注。
石墨烯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其优异的电子传导速度和热导效率使石墨烯成为了电池以及各种电子器件的宠儿。石墨烯相比传统材料,像新生的太阳,自从1859年以来,科学家们一直通过各种复杂的试验方法来追寻这颗太阳,直到2004年,科学家们才利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理出石墨烯。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石墨烯这种单纯的二维状态是难以稳定单独存在的,但这一发现证明了二维单质的存在,李星从中看到了石墨烯量产化制作的可能。
有人用胶带纸粘取石墨的方法没有实现石墨烯的大量生产。李星另辟蹊径,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再试验再失败,自创了低温氧化插层法。这个方法结合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哈莫斯法和外延生长法,利用小质子酸,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缓慢温和的氧化插层,对石墨进行插层剥离。通过这个方法制备的石墨烯保持着自身结构的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吸附性和导电性,这使它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成为了可能。
李星将高纯度氧化石墨烯运用到电池上,大大提升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使电池更加安全环保。李星注重产学研的结合,与科技公司合作,实现了低成本高品质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把石墨烯材料的成本从几百元每克降低到零点几元至几元每克,攻克了石墨烯材料的使用成本瓶颈限制。同行专家鉴定该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2017年荣获皇家永利石墨烯领域第一个科技进步奖。自2014年与公司合作以来,累计开发出8个氧化石墨烯产品类型,解决研究生、大学生就业30余人,累计实现经济效益5000余万元。
“做科研是比较辛苦的,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他不管最初是出于什么目的,踏入到这个行业。当做到大家都没有办法回头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这是李星皇家永利科研的态度,也是他科研精神的真实描绘。
李星将他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精神代入了教学工作。自2012年起,李星围绕石墨烯这一新型碳基功能材料,在基础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持续的深入研究。他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能够把思政元素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他注重教学研究,承担省、校、院各级教改项目多项,教学成果显著,获得省、校各级教学成果奖多次,指导大学生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奖及省奖多次。
科研创新是亮点,中国智造不遥远。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李星,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走在石墨烯研究的前沿,为中国的石墨烯行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作为学术技术带头人,为祖国培养着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为祖国的科研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