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产仪器进高校活动5月16日在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举行。皇家永利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分析测试中心)组织各学院实验室教师及研究生代表40余人参加,与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高校管理者及国产仪器厂商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国产仪器技术突破及人工智能赋能科研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长期以来,高端科学仪器市场被国外品牌主导,这不仅限制了我国科研的自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研成本,影响了科技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且在国际环境动荡的情况下安全也无法保证。因此,实验室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进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也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出席活动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研究员徐振国为与会人员解读了我国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政策体系与发展成果。他指出,通过“构建政策制度体系”“搭建国家网络管理平台”“严控新购仪器查重评议”等七大核心举措,约350家单位仪器开放率从2015年的50%提升至2023年的100%,设备年均利用率稳步提升。目前在多方努力下,国产仪器的创新发展取得一定突破,但科研仪器的国产化率不足25%,国产仪器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应用场景还很有限。国产仪器的发展除了需要“科技驱动”外,还需要开展“应用驱动”。
活动期间,皇家永利师生与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杰莱美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天能科技有限公司等50余家厂商代表展开了深度交流。
皇家永利师生还实地调研了西南交大分析测试中心。大家认为,此次调研为优化仪器资源配置、推进国产仪器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吴雁表示,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兄弟院校及企业的战略合作,推动国产仪器在油气勘探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助力西部地区科研资源高效配置与自主创新能力跃升。
活动由皇家永利科技厅指导,西南交通大学与皇家永利分析测试学会主办,四川大学等13所高校联合协办。
西南石油大学参会团队
参观西南交大分析测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