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进新生宿舍时,我仿佛看到了刚进大学的自己——对未来充满好奇,却又有些迷茫。” 石工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党员小导师杨勇军感概到,“那时,我幸运地遇到了我的党员小导师唐堂,耐心为我解答了无数个为什么。现在轮到我把这份关怀传递下去。”杨勇军如今是笃行居C区619新生宿舍的党员小导师。
在石工院,每一名党员小导师背后都有着成长与传承的故事。自2019年以来,石工院“党员小导师”制度已走过了六个年头。这一独具特色的学生党建活动,以党员“传帮带”作为核心,培养了600余名党员小导师,如同600余盏明灯,累计为超过4000名本科新生的大学之路照亮了初始的航向。
“大家入学后是否适应呢?”“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呢?”这些是每一位党员小导师走进新生宿舍时最关切的问题。石工院按照“1个高年级优秀党员带领6个新生(1个宿舍)”的模式,精心选拔思想素质好、奉献精神强的本硕博党员学生担任小导师。他们常态化深入宿舍,与新生面对面,围绕入党启蒙教育、专业学习方法、未来职业规划、科技竞赛参与乃至生活琐事烦恼等方面,提供“过来人”的经验与帮助,搭建起一个“看典型、学榜样、做先进”的鲜活平台,引领新生逐渐成长为信念坚定、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在石工院的新生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每间宿舍门上张贴的党员小导师形象卡。卡片上不仅清晰列明小导师的基本信息和闪亮的获奖经历,还印有他们的个人座右铭。“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大家亲切地称呼党员小导师为“守护者”。“每次看到宿舍门上那张小小的卡片,心里就感觉特别踏实。它不仅让我知道遇到困难该找谁,更让我看到了自己未来大学四年可以努力成为的样子。”弘毅居9栋516宿舍长向颖柔说到。
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党员小导师”制度在持续优化中日臻完善,在实践探索中成效愈加明显,已成为石工院党建工作的一张“特色名片”,站稳了学生一站式社区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阵地。它不仅仅助力新生快速适应环境、完成大学生身份转变,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树立坚定信念,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对于党员小导师自身而言,这份责任与担当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和能力提升,实现了“以点带面,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党员小导师制度最宝贵的价值在于它实现了‘双向赋能’。它既是推动‘五升五降’见实效的有力抓手,更是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制度,将这束星火,一代代传承下去。”石工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钱广说。
石工院党员小导师2025年秋季聘任大会情景
党员小导师为学妹分享学习经验
党员小导师与学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