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校园

您的位置:首页»校园»正文

【社会实践】星火铸魂映山河 青春答卷写征程——“星火铸魂”实践队的青春强国路
来源:化工院   作者:鹿嘉悦 方嘉俊  编辑:向发全  审核:蒲冠州 终审:新闻中心    日期:2025-07-30  访问:

青春出发,征程万里。油气田应用化学省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组建本、硕、博一体的“星火铸魂”暑期社会实践队以15天为尺,用脚步丈量西北5省12地,在七千余公里的跨越中,循着总书记的青春足迹感悟初心,于红色圣地中淬炼信仰,在能源一线与高校校园里锚定担当。这一路,从梁家河的窑洞到玉门油田的抽油机,从延安的会师塔到克拉玛依的教学楼,青年学子们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拧成一股绳,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融入血脉,让能源强国的使命在实践中扎根生长——这既是一场追寻精神源头的研学,更是一次青春与时代的对话,一次初心向使命的奔赴。

追寻总书记足迹,在黄土地上感悟初心使命

七月的陕北,黄土高原绿意盎然。“星火铸魂”实践队首站抵达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沿着皇家永利总书记的青春足迹,开启沉浸式学习实践。

在梁家河村史馆与知青旧居,泛黄的老照片、煤油灯下的“砖头书”、亲手开挖的知青井、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一件件实物无声诉说着青年皇家永利“过五关斩六将”的知青岁月。队员们驻足凝视总书记带往梁家河的书箱,聆听村民讲述他“爱看书、好学习”的故事,深刻体会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砺如何铸就“一心为民”的初心。

实践队参观知青旧居

“看到你们年轻学子来这里,就像看到当年的我们。”偶遇的新疆老知青奶奶与队员们分享插队经历,“苦日子最能磨练人”的感慨,让大家对总书记“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的深情有了更鲜活的理解。队长方嘉俊在日记中写道:“从沼气池的火光到‘为人民服务’的誓言,青年皇家永利用实干诠释了‘初心’的重量——这正是我们要传承的精神密码。”

实践队员和当年与皇家永利总书记一起插过队的知青交流

红色寻访淬炼信仰,让长征精神与延安精神照亮征程

从延安的窑洞到会宁的会师塔,实践队踏上跨越五省区的红色研学之路,在革命圣地解码红色精神谱系。

杨家岭的土窑洞里,队员们触摸着斑驳的土墙,感悟党中央在艰苦岁月中“运筹帷幄”的智慧;延安革命纪念馆内,队员熊可凡以《传承延安精神》为题分享感悟,让“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青年话语中焕发新彩。

实践队员在中央大礼堂合影

重走长征路,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的草鞋与电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的“榆木大炮”,让“坚定信念、团结一致”的长征精神变得可触可感。“这与‘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石大精神何其相似。”队员们在接受会宁县电视台采访时坦言,革命先辈的“敢胜利”与石油人的“勇担当”,都是民族精神的脊梁。

实践队师生参观会宁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实践队师生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

在西宁市烈士陵园、张掖甘州区西路军烈士纪念馆、乌鲁木齐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孤军血战”的悲壮与“信仰如铁”的坚守,让队员们深刻理解“红色基因不是历史,而是要融入血脉的力量”。十四天的研学中,红色故事从“被参观”变为“被解读”,精神传承从“被感知”变为“被践行”。

实践队员在西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合影

全体实践队党员在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

实践队参观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校-企、校-校共筑桥梁,让青春奋斗扎根能源强国实践

循着“产学研融合”脉络,实践队以脚步丈量能源强国征程,让青春力量在产业沃土中扎根生长。

在企业一线,理论与实践碰撞出火花。实践队深入长庆石化的生产管控中心,与炼油一部共话生产优化、技术攻关与人才建设,化学化工学院钟诚教授紧扣油田开发瓶颈与企业专家深度研讨,校企科研合作的种子悄然埋下。带队教师鹿嘉悦围绕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搭建实习就业平台进行分享,有效推动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化。在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从宏观产业模型到绿色生产技术展示,队员们触摸到“产业与生态协同”的现代能源脉搏,登高望远间,鳞次栉比的生产装置与纵横交错的输送管道构成壮阔的产业画卷,脑中分散的知识串联成完整产业认知。

实践队与长庆石化炼油一部党支部座谈交流

实践队参观宁东能源基地煤制油项目

在精神殿堂,历史与当下同频共振。玉门油田的“老一井”抽油机仍在不知疲倦地运转,诉说着百年能源史诗,油田展览馆里的733块展板、泛黄实物复原着孙健初等先驱筚路蓝缕的足迹,“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玉门精神在铁人塑像前可触可感。随后,实践队与采油工艺研究院储层改造室党支部和采收率室党支部举行支部共建签约仪式,以党建为纽带约定科研合作方向,让“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承诺从理念变为行动。

实践队员参观老君庙油田纪念馆

双方党支部交流经验并签署支部共建协议

在校园沃土,创新与传承凝聚共识。在新疆大学,“联建赋能强内涵,党建引领谱新篇”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碰撞出思想火花,“‘VR’启航辅导员工作室”开发的 VR 虚拟校史馆与炼厂场景,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工程教育的创新形态。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传承石油精神,共筑油化党建梦”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凝聚起共识,校史馆里流淌的石油精神与西油学子产生强烈共鸣,工学院的党建墙则展现了高校党建与学科建设融合的实践成果。

实践队员体验新疆大学化工学院VR模拟设备

从企业一线的技术攻坚到高校校园的育人探索,实践队以脚步串联起能源强国的实践脉络,让校—企、校—校的桥梁成为青春奋斗的支点。在这里,理论与实践对话,精神与行动共鸣,共同书写着新时代青年扎根能源事业的成长答卷。

从梁家河的初心源头到能源基地的担当现场,我们触摸到的是一代代人薪火相传的精神密码。实践队结束征程时,行囊里装着的不只是密密麻麻的笔记与沉甸甸的共建协议,更是被红色基因浸润过的信仰,被产业实践打磨过的信念。这群青年学子将带着这份淬炼后的收获再出发,脚下是梁家河初心铺就的大道,心中是红色精神点燃的火炬,前方是能源强国召唤的征程——他们终将走在“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路上,让青春的光芒照亮每一寸奋斗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