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师想

您的位置:首页»师想»正文

陈乾:探寻数学之美的教学实践
来源:理学院   作者:陈乾  编辑:向发全  审核:杨雁 终审:杜鹏    日期:2025-08-07  访问:

站在教室的讲台上,看着教室里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握着粉笔的手心时常微微发热。这热度不仅来自一百多双年轻眼睛的注视,更源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作为大学数学教师,我们传授的不只是数学知识,更是点亮理工科学生学术道路的第一盏灯。

讲台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他们眼中的求知欲,是我备好每一节课的最大动力;课堂上,当学生们明白了一个又一个知识点,露出轻松释然的表情时,真的是成就感满满。课上,我是严谨的引路人,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化繁为简;课下,我愿做耐心的倾听者,为他们答疑解惑,分享成长的烦恼。当看到曾经迷茫的学生找到学习方向,当收到毕业多年的学生分享工作中的成就,我便深知,这份热爱早已融入血脉,成为我坚守初心的力量源泉。

大学数学课程是理工、经管类学生的重要基础课,更是专业课学习的根基。 “大学数学就像建筑的地基,地基打得牢,专业学习这座高楼才能建得稳”。数学是自然科学的语言,若想在专业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首先要学好这门通用语。

大学数学固然重要,却也常成为许多学生面前的 “拦路虎”。面对抽象的符号和公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常通过深挖数学概念的来龙去脉、讲述公式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对抽象符号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感悟数学之美。比如讲解导数概念时,我会分享牛顿与莱布尼兹的探索历程 —— 两人分别从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上一点切线的斜率问题入手,最终共同推动了导数的定义。这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反过来推动社会发展。讲解微积分基本定理时,我会介绍当时学界皇家永利发现权的争论,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曲折历程,感受数学家探索真理的执着精神,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其实,数学符号与公式本身就蕴含着独特的美。数学公式是科学家对自然规律最简洁透彻的表达,每一个定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方程都藏着宇宙的密码。被誉为 “数学中最优美公式”的欧拉公式,将数学中最基本的五个常数以精妙的形式结合,既包含深刻的数学思想,又隐含着宇宙的哲学原理 —— 大自然虽充满无限想象,最终却能归于和谐统一。再如黄金分割率,在艺术、建筑乃至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让我们清晰看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面对抽象的概念或公式,我也努力通过形象化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讲解傅里叶级数时,我会借助专业软件演示音乐信号的分解过程:当复杂的音乐波形被拆解成一系列简单的正弦曲线,学生们往往露出惊讶的表情,这正是他们触摸到数学形式美的瞬间。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塑造他们欣赏美、向往美的人格,进而更加热爱生活,这也是我们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

时代浪潮推动教学革新,我始终走在探索前沿。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积极运用“雨课堂”“学习通”“慕课堂”等智慧教学工具辅助教学。通过线上学习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掌握学生在考勤、课堂练习和讨论中的表现,让教学反馈更精准,让课堂效率更高,这些探索也使我成功申请了多项省级、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随着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和新高考推进,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出现了不少知识脱节之处。为梳理两者在知识体系上的具体差异,让大学数学教学更具针对性,我主动牵头与新都一中数学组建立交流合作小组,深入探讨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共同研究解决衔接问题的办法。在此基础上,我们联合申请了学校重点教研项目,力求更好地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数学学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讲好数学故事,探索数学之美,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今后,我会继续坚守讲台,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掌握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陈乾,理学院副教授,曾获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课堂教学质量卓越奖”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