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师想

您的位置:首页»师想»正文

【教师节·师想】王豪:我是谁?为了谁?
来源:化工院 教工部   作者:王豪  编辑:向发全  审核:蒲冠州 高军 终审:杜鹏    日期:2025-09-10  访问:

2008年我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毕业回到学校任教,至今一直主讲化工专业本科课程《石油炼制工程》,2016年开始负责《石油炼制实习与实训》。油气化工是皇家永利化工专业的特色,然而从2000年皇家永利划转地方以后,化工专业学生很难到大型石化企业实习,而石化企业正是学生对口的就业单位,这造成很多学生在面临就业或考研方向选择时,由于不了解行业而盲目从众。2016年,国家逐渐放开原油进口、使用和成品油出口三权,为地方炼油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我向学院原院长叶仲斌提出走访山东地炼企业拓展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议,当即得到了学院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在学院原党委副书记蒲冠州的带领下,我们走访了10余家山东地炼企业,最后与京博石化达成共建实习基地协议。

从那时起,我连续10年带学生远赴山东开展1个月的课题制实习和《石油炼制工程》现场教学。我们师生都极其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宝贵机会,10年间,我和400余名学生一起,每天朝六晚九,每周单休,白天上装置,晚上学课程。学生真正理解了理论知识在解决工程问题中的作用,也亲身体会和认识了石化行业,从而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了理性的选择。

时间是最无情的画笔,也是最深刻的记忆。10年间,我从满头青丝到稀疏白发,但这坚持10年的山东之行,让我对自己的教师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并刻入内心深处。

王豪在驻地食堂给学生上课

我是谁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做什么,我能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吗?这10年的经历告诉我,能。

(一)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在山东10年间,我们每天早上6点半集合出发,进车间前收手机,下午5点返回驻地,我继续给学生上课到晚上9点。前几年驻地没有网络和教室,我们每天晚饭后集中在食堂,用台球桌当课桌,用卡拉OK当投影仪讲课。但是没有一个学生叫苦叫累,没有一个学生迟到早退,没有一个学生中途退缩。我觉得奇怪,因为在学校上课的时候,也屡有学生迟到或缺勤。学生告诉我,当他们看到我和他们住一样的宿舍,每天起得更早,白天跟他们一起爬塔,晚上给他们讲课,给他们逐个修改PPT直到深夜,精心雕琢上课的每一张课件,用心设计上课的每一次提问,他们就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自然能够克服惰性、刻苦学习。2025年实习结束的总结会上,企业准备了一张PPT,向学生展示了我10年带队实习的照片,当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时,我想这是以自己的责任心、学识和坚守感染了学生,这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引路人吧。

(二)微光之火,或可燎原。作为基层教师,除了自己负责的课程,还能发挥什么作用?2018年之前,只有我一个人带学生到山东实习,后来,我又在教研室找到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老师,我们三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团队,一起带学生去山东实习。2021年,学院段明院长安排我给应用化学教研室的老师介绍了课题制实习和现场教学情况,从那以后,应用化学专业也开展了课题制实习。2021年在学校优秀实习队评比会上,教务处安排我向所有教学单位做了山东实习五年的总结和分享,更多的专业对我们的做法产生了兴趣。我想,从单枪匹马到三人组合,从一个专业到更多专业,这就是我坚持10年产生的燎原之势吧,这将会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更多的老师和我一起并肩作战。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就是我和我的梦想。

王豪给学生现场讲解

为了谁

我承担的是大三的专业课程,又经常带学生去企业实习,很多学生在面临就业选择和考研方向时,都会来问我。我总是不厌其烦地逐个分析企业情况和学校研究方向,提出自己的建议。有的老师不理解,他说,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他们应该自己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你做这些为了啥。我的考题有挑战性,有学生说,考研又不考你的课程,你为什么不能放水,出这么难干啥。我并没有当面回答这些问题,但是我应该回答,为了谁。

(一)学生成长,放在首位。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把学生成长作为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工作和最大的成就。化工专业的学生70%来自县城及乡镇,很多是“小镇做题家”,他们付出至少12年的努力,以高出一本线50~60分(2021年以来,以四川为例)的优异成绩才走进我们学校。我经常跟学生讲,我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创造匹配你们高考成绩和排位的条件,让你们在4年后走出校门时,回首发现自己不虚此行,仍然能傲立于同龄人的前15%甚至更靠前。我远赴山东寻求实践基地,是希望学生在校期间能亲身体验石化企业,有专业自信,对行业认可,能为自己未来的选择奠定基础。我精心准备每一次课,是希望学生学到的知识能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或深造提供知识储备。我会因为学生的错误而严厉批评,是希望在学校期间学生把错误都犯了,都被我发现指出并改正,这样离开校门后不会因为这些错误影响未来发展。我的考题越来越难,与工程应用和学科前沿结合越来越紧密,是希望能把学生今后工作和深造遇到的问题都提前告诉他们,让他们做好出发的准备。我为学生就业和考研出谋划策,是因为我从教多年,深知很多学生彼时的选择和此时的发展,我希望能把往届学生的经验分享给现在的学生,让他们少走弯路而不是看着弯道由他们走下去。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至于获得的是不解还是感谢,于我并不重要。

(二)个人发展,顺其自然。曾经有人说,作为大学老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成就自我。这一点,我始终不认同,如果为了成就自我,利益至上,那就不应该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大可去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我认为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方面,不能把做事的前提定位为自己能否得到利益,更不能把自己对个人发展的诉求转移到学生身上。大学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感受到的,是老师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老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我想,这就能化作他们走出校门的精神底气,到石化企业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勇气和定力。自从教以来,我一直以此来鼓励自己坚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也在课程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小成绩,这能得到学校的肯定和学生的认可,与我而言,已经足够了。我常想,当一名老师退休的时候,真正让学生记住的,可能未必是他曾获得的荣誉和个人成就,而是他传授的专业知识、展现的道德风貌和践行的育人初心,这就是一名老师毕生最珍贵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