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秋夜,小杜发来的一条短信让我心头一紧:“老师,我撑不下去了,家里的事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不如去打工算了。”我抓起外套就往学生宿舍跑。
他父亲常年卧病在床,全家靠母亲打零工支撑,他寒暑假在食堂当帮工换三餐。可他学习并不努力,大一贪玩挂科两门,但这不会影响他正常毕业,就掉以轻心。谁知大二下学期又挂五门,补考一门没过。这下傻眼了,毕不了业了,撑不下去了。
跑到他的宿舍,他正对着皱巴巴的教材抹眼泪,肩膀止不住地抖动,那样子十分沮丧。教材上翻开的地方刚刚考过,但他没有答上来。我的到来,似乎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他向我诉说跟着母亲种玉米晒脱皮,父亲省下买降压药的钱给他买笔……我拍拍他的肩膀说:“这么穷苦的日子你都坚持下来了,现在还有什么不能坚持的。今天醒悟还不晚,一切都还来得及。挂科的事实无法更改,但考研可以改变人生,创造未来。”那晚,我帮他拟定了一份考研复习计划,列出了复习资料清单,还有一份考研攻略。他攥着我手写的纸条,眼睛里终于出现了光亮。
但我还是放心不下,在这节骨眼上,最好把他“看紧点”。于是,我就成了他的“陪读”:清晨在图书馆等他晨读,帮他组织学习小组,找专业课笔记给他看,周末坐在校园长椅上听他汇报学习进度,给他讲学长的励志故事。这样陪了一个月,到第八周的时候,正好有一门考试,他举着及格的卷子蹦过来,眼里的光比阳光还亮:“老师,我做到了!”
慢慢的,他坐到了教室前排,主动举手,分享学习经验。考研报名时,他拿着表认真地说:“我想考本校研究生,以后帮更多像我一样的人。”
放榜那天,电话里他的哭声带着狂喜:“老师,我考上了!”他考了380多分,这个分数比较亮眼。后来他在信里给我说:“您像擦星星的人,把我这颗蒙灰的星星擦亮了。” 可我知道,不是我擦亮了他,是他从未放弃发光的念头,而我只是有幸陪他走过最暗的路,看着他找回自己,最终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小杜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它让我明白,辅导员的责任不只在于解决学生学业上的问题,更在于成为学生生命中的那道光,指引他们走出困境,找到自信。每当看到学生们从低谷走出,看到他们脸上逐渐重现的光彩,我深知,这便是我工作中最值得珍惜的时刻。
小杜的蜕变让我更加坚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关键在于如何帮助他们发现并激发这份潜力。带着这份信念,我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构建出“三维助力、四类分层、五方联动”的考研帮扶体系,为学生的深造之路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三维助力”通过面上全动员、线上全覆盖、点上全程跟踪,为每一名有考研意愿的学生提供帮助;“四类分层”根据年级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而“五方联动”,则通过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班主任、学业导师与辅导员的合力,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帮扶格局,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集体的力量中得到全面的支持。
每一个学生的梦想,都是我前行的动力。我会继续帮助他们从迷茫中走出,点亮他们心中的梦想,让他们的未来如星光般璀璨。
辅导员的岗位没有耀眼的光环,但它却能见证无数星星的绽放。选择做一个“擦星星人”,不仅仅是擦拭学生身上蒙尘的光芒,更是帮助他们学会如何汇聚属于自己的光,如何在漫长的青春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与自信。
未来,我将继续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深耕细作——做永远的“擦星星人”。不仅要点亮学生前行的道路,更要陪伴他们一起,将个人的微光融入时代的星河,让无数青春之星共同闪耀。
(周雅倩,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