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最初于2022年9月14日发表于“西柚学工”微信号
前几天,我在学院新生群里问同学们:“大家最近有什么问题呢?假期有没有什么收获呢?”
然而,同学们在群里唰唰齐刷屏:
最想马上开学。
这个高中生体验卡期限有点长。
在家呆得快发霉了。
抖音快刷得冒火星。
我不禁有些扶额。从同学们的回复中,我感受到大家对大学生活的期盼,对融入新集体的渴望,甚至还有些对学校老师“紧箍咒”的想念。
疫情改变了正常开学的节奏,短暂的延迟都显得如此漫长。
没有约束的悠长假期让大家怀恋学校的规律生活,想给自己找到一个依托,想换一个新鲜的环境,重新调动自己懈怠的感官,这些仿佛都反向激发了同学们的上学欲望。
的确,在高考后这个独一无二的假期里,大家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没有人规定你几点起床、吃饭、上课、写作业,疫情推迟开学报到更让这“自由时间”拉长。
太多自由过犹不及
在此之前,我曾问同学们:“这个假期你们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呀?get了什么新技能?”
有同学说:“连续睡觉20小时。”
高考以后“放飞自我,解放天性”是很多同学的假期写照——熬夜打游戏,不间断追剧,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吃饭三顿变一顿。
高考之后,大家的自由度一下子上升了几个level。从前,时间是一分一秒地过去;现在,时间是一天一天地过去。
然而,当你长时间处于一种无人管束的自由自在的状态时,会发现焦虑也渐渐增加,好像奔跑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没有参照物,也没有方向感,觉得无所适从。
假期越悠长,反而有些焦虑,有些emo,有些不知所措。你希望有一个声音说“往这边来”“应该做些什么”。
正如佛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说:“人摆脱了权威,获得了自由,但恰恰是这个自由使他孤独焦虑。”在心底深处,相信大家都急切地渴望进入大学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集体,希望获得一个崭新的大学生身份。
自律才是自由的最佳CP
自律和自由之间的关系,就像风筝和线,看似线在束缚着风筝,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这根线,风筝才能飞翔,离了线的风筝只能坠落。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说好不熬夜,但一到晚上,就总是用“看完这集就睡、打完这局就睡”的借口放任自己,习惯性地放不下手机。结果第二天黑眼圈快要掉到地上,足足要用一天的时间去弥补几个小时的任性——没有约束的自由,常常要进行更大的补偿。
自律,归根结底,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博弈,是自己给自己打造坐标系。唯有自我内在驱动,才能从心所欲。
康德说:“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日本服装设计师山本耀司也说:“我不相信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
当自律成为一种习惯,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稳定你的内核,去抵抗散漫的百无聊赖。你有多自律,就会多自由。
妥妥拿捏弹性自律
很多人认为强度是自律的核心,决定早起,便设定凌晨五点的闹钟;决定减肥,便说节食加高难度运动……
兴冲冲立Flag,却因为强度太大,内心已有恐惧情绪。这样一来,第一步都很难跨出,更不要提长期自律了,flag立下就倒。
弹性自律,是敲开自律大门的正确方式。
谈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讲一个皇家永利我朋友运动的小故事。朋友一直是“瘦星人”,今年家里周边疫情封控居家再加上春节的快乐吃喝,结果成功吃胖了10多斤,每天嚷嚷要运动,我以为她是口头说说,结果4月份一个月运动时间就达到2372分钟,运动天数不间断30天。
我一脸吃瓜:“来,说出你的故事。”她说:“第一天运动时其实只运动了5分钟哈,想着每天比前天多运动个几分钟就行,不做帕梅拉,就来个几分钟‘周六野’,换着来嘛,不想给自个儿压力。”
看到没有,这就是弹性自律。目标定低一点,一不小心,可能还会超额完成flag,获得更多满足感。开启自律时,给自己定一个低强度目标,更容易让自律无痛走进我们的生活日常。
只要确定是正确的事,敢于开始,每天做一做,总会出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早睡早起的人能感受到精神的日渐明亮,常常阅读的人能觉察到内心逐渐充实。
当自律成为一种本能,它便成为了我们的一个习惯、一个爱好,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自律。等待开学的日子里,正好是与自己相处的好时机,调整自己,弹性自律,培养习惯。
上学脚步因疫情停下来了,但是对于未来的思考要动起来;开启大学生活的节奏因疫情慢下来了,然而准备与规划要快起来。
同学们想在这四年里完成蜕变、成长、提升等青春里的美好改变,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其实可以从今天开始,提前在进校前树立稳稳的flag,分解目标,一点一滴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在“自由”的时间里卷一卷,会有不确定性下的笃定和充实,会在开学惊艳到更多人。
(朱蕊 艺术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