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基层

您的位置:首页»基层»正文

工训中心举行“新能源小车设计与制作”项目贯通教学研讨会
来源:工训中心   作者:崔飞  编辑:向发全  审核:游丽 终审:新闻中心    日期:2025-10-17  访问:

10月16日下午,工训中心举行“新能源小车设计与制作”项目贯通教学研讨会,大家认真讨论如何让一门课真正贯通学生四年成长,如何让一辆小车真正驱动课堂革命。

郭艳先用2分钟播放了一段“样车跑起来”的视频:0—2m/s加速、S形绕桩、自动避障……画面结束。她说:“学生不是来看热闹的,他们得知道每一颗螺丝为什么拧在这里。”随后,她把“新能源小车”大卸八块——底盘、转向、传动、能源、控制五大单元一一展开,用“建课思路—教学设计—加工规划”三张思维导图,把“项目怎么来、课怎么上、学生怎么学”讲得明明白白。“我们不是在造一辆车,是在造一门课。”郭艳的结束语,赢得满场掌声。

教学指导委员会刘德明教授把“新能源小车”与老牌“机械制造实训”做了同台对比:“过去学生做小榔头,现在做小车;过去是单工种,现在是跨学科;过去考核尺寸精度,现在还要考核能耗、续航、智能。”刘教授给出三把标尺:基础路线要“厚”,教学安排要“紧”,学生工作量要“饱和”。他说:“如果学生只把小车当玩具,我们就输了;如果学生离开时能说出我能让小车跑得更远,我们就赢了。”

中心主任蒋林首先向郭艳团队表达感谢:“你们把项目变成了教材,把赛场搬进了课堂,中心感谢你们。”随后,他提出“三个一”工程:讲好一堂示范课、上好一门贯通课、完成一项教改课题。

蒋林挂出“作战图”:小车三大单元、8个模块、58个零件,全部责任到人;分“堆”教研:底盘堆、能源堆、控制堆、造型堆,每堆“每周一图、每周一视频、每周一汇报”;教师“先下水”:第9-10周,每位老师须独立完成自己模块的加工、装配、调试;第11-12周生产“标准件”,第13周完成首批“赛道级”整车;课堂模式“翻转”:学生“上午拆、下午装、晚上赛”,老师“边教边评边改”。蒋林用激光笔在“作战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色终点线:“16周周五,我们赛场见真车,赛道见真章。”

主持人成芋霖最后总结:“今天不是茶话会,是誓师会;不是汇报会,是部署会。”他要求教研室尽快建“新能源小车攻坚群”,全员扫码进群,24小时在线答疑。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