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称:副教授
导师资格:硕导
所属部门: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所
学科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研究方向:油气藏渗流、油藏数值模拟、储气库库容评估与调峰优化、油气藏工程理论与方法
联系方式:jxluo1597@qq.com
联系地址:610500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5号西南石油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A413室
罗建新,男,汉族,博士/副教授。2011年6月获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从事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储气库、油气藏工程与动态分析及数值模拟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示范工程项目课题等20余项科研项目。合作出版科普专著1本,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4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参与编写的科普专著“低渗透油田采油与注水知识基础问答”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一等奖、2020年获得“优秀石油石化科普图书二等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1994.09-1998.07 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学士
●1998.07-2005.07 吐哈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钻采工艺研究院,工程师
●2005.09-2008.07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
●2008.09-2011.06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
●2016.09-2018.08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访问学者
●2011.07-2020.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讲师
●2020.12-至今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副教授
●国家重大专项示范工程分任务,2016ZX05053-001-03-01,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分布机理室内物理模拟研究,2016.01-2020.12,负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O2作垫层气的枯竭气藏型储气库混气机理及最优运行控制研究,2016.01-2019.12,主研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15-003-03,深层碳酸盐岩气藏气井产能及早期动态特征评价技术研究,2016.01-2019.12,主研
●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49-004-003-006,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注水方式和注采参数优化研究,2011.01-2015.12,主研
●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49-004-002-004,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不同类型缝洞单元开发规律机理研究,2011.01-2015.12,主研
●国家重大专项,2011CB201005,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研究,2011.01-2015.12,主研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库群协同调峰优化算法程序研制,2025.01-2026.6,主持
●中国石油集团廊坊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裂缝-孔隙底水气库库存评价模型研究,2022.11-2024.06,主持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24年工程院不同地质条件下CO2封存量计算模拟测试,2024.11-2025.12,主持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二氧化碳封存模拟安全评价方法研究,2023.10-2024.12,主持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涠洲11-4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精细刻画及挖潜研究,2022.11-2023.09,主持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呼图壁储气库水平井多周期注采气能力评价方法研究,2021.08-2022.06,主研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南缘中段下组合气藏试采产能评价及初步开发政策研究,2021.09-2022.06,主持
●中海油天津分公司,秦皇岛32-6油田特高含水期整体调驱技术研究,2019.10-2020.12,主持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阜26井区石炭系气藏开发动用研究及潜力目标评价,2019.07-2020.06,主持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风城浅层超稠油多介质改善开发效果,2018.08-2018.11,主研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雅克拉凝析气田开发稳产方案研究,2015.10-2016.06,主持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风城超稠油油藏组合多介质注采关键参数优化及泡沫油开采机理研究,2020.6-2020.12,主研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吉7井区梧桐沟组中深层稠油油藏CO2驱可行性研究,2012.08-2013.07,主持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致密、强非均质油藏开发方式研究,2013.09-2014.06,主研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调剖剂深部封堵矿场评价方法研究,2012.10-2012.12,主持
(1)学术论文
●罗建新,赵茂林,张烈辉,等.基于产量损失率的气井合理配产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1):89-96.
●汪洋,王彬,罗建新,等.气井高速非达西效应主控因素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2):87-94.
●郭巧珍,李道清,仇鹏,闫利恒,罗建新.克拉美丽火山岩凝析气藏产水规律及产水模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106-114.
●王泉,王彬,闫利恒,汪洋,罗建新,等.呼探1井井口压力波动特征及成因机理[J].新疆石油地质,2022(05):587-591. WOS:000463879900006
●Lu X X,Zhou X,Luo J X,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oamy oil and gas/oil two-phase flow in porous media for a heavy oil/methane system[J]. 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TRANSACTIONS OF THE ASME,2019(3):DOI:10.1115/1.4041662. WOS:000457838300011
●Luo J X,Rui Q,Jing L. A dual reciprocity multi-wavelet Galerkin method for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Poisson's equation[J].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2016,65:55-62.
●Luo J X. Upper semi-continuity of attractors for a non-newtonian fluid under small random perturbations[J]. ABSTRACT AND APPLIED ANALYSIS,2014:1-7.
●Zhao Y L,Zhang L H,Luo J X,et al. Performance of fractured horizontal well with stimulated reservoir volume in un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J]. Journal of Hydrology,2014,512:447-456.
●罗建新,张烈辉,赖南君,等.两区线形复合油藏产能典型理论曲线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28(5):384-388.
●罗建新,张烈辉,赵玉龙,等.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典型曲线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1,8(2):65-67.
●罗建新,刘竞成,胡书勇.皇家永利聚合物驱溶液合理粘度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2).
●罗建新,张烈辉,徐浩,等.一种确定化学调剖处理半径的新方法[J].石油钻采工艺,2007,29(3):69-70,74.
(2)专著及教材
●张烈辉,王书宝,罗建新,等.采油基础知识问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
(3)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罗建新,余旺,陈军.一种回流加热节流装置及地面节流系统:CN117868746B[P]. 2024-07-02.
●罗建新,朱雨晴,陈军.致密砂岩气藏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及评价方法:CN202311686026.1[P]. 2024-03-08.
●罗建新,纪琳岫,胥洪成,宋丽娜,杜熠.一种基于物质平衡法的水侵型储气库水进水退评价方法:CN202311258645.0[P]. 2024-01-12.
●罗建新,刘继柱,李道清,陈军,闫利恒,仇鹏.一种气井合理配产方法:CN113047815B[P]. 2022-02-15.
●张阔,罗建新.一种低渗透油藏开采物理模拟实验装置:CN217760965U[P]. 2022-11-08.
●庞维浩,罗建新.一种模拟砂体沉积对非均质性影响的实验装置:CN209485920U[P]. 2019-10-11.
●庞维浩,罗建新.石油数值模拟分析平台V1.0:2018SR570227[CP/CD]. 2018-05-27.
●庞维浩,罗建新.石油液位数值模拟监视系统V1.0:2018SR570238[CP/CD]. 2018-05-18.
(4)国际学术会议交流
●罗建新.线性复合油气藏试井解释模型及典型曲线分析[C].重庆:第一届渗流力学会议,2011.
(5)科研教学获奖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低渗致密油藏渗流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复杂结构井非线性渗流理论及其在气藏工程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一等奖,低渗透油田采油与注水知识基础问答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海相页岩气多尺度非线性渗流理论及压裂-动态耦合模拟技术
●西南石油大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双河油田V下层系有效注水技术政策研究
●2024年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第二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西南赛区优秀指导教师
●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复杂/非常规油气藏渗流理论及应用
●储气库库容评估/调峰优化理论与方法
●油气藏数值模拟理论及方法
●油气藏工程理论与动态分析方法
●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技术
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以张烈辉教授为领衔,学术团队成员有李晓平、刘启国、陈军、冯国庆、胡书勇、罗建新、王海涛、郭晶晶、赵玉龙、谭晓华、唐慧莹等中青年骨干教师。该研究团队以渗流物理模型构建为核心,依托先进的油气渗流机理实验平台,深度融合数学建模与力学分析方法,创新性地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系统构建了油气藏科学开发的渗流力学理论体系。在取得重大理论突破的基础上,团队重点瞄准油气田开发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展攻关研究,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高精度油气井试井分析技术以及智能化油气藏动态分析技术等系列核心技术,为油气田高效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