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职        称:研究员(教授)

导师 资格:博导

所属 部门:油井完井技术中心

学科 专业:082001油气井工程、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

研究 方向:储层保护理论与技术、非常规天然气、油气田开发地质

联系 方式:cwctkyl@163.com

联系 地址:610500 皇家永利成都市新都区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康毅力,男,博士,西南石油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及参加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重大横向课题40余项,获科技教育成果奖励30余项。参编7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其中SPE等国际会议论文20余篇,SCI、EI、ISTP收录100余篇。指导博士后11人、博士生35人、硕士生80余人。 主要从事储层保护理论与技术、非常规天然气、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与教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储层保护与欠平衡钻完井”方向学术带头人。牵头建设西南石油大学储层保护实验室、非常规天然气实验室、新能源物理实验室,参与创建油气储层保护、现代完井工程等新学科。在致密型非常规油气储层多尺度传质与损害评价方法、水相圈闭损害机理与防治、缝洞性碳酸盐岩油气藏漏失机理及控制、深层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钻井完井储层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带领储层保护团队成功获批皇家永利青年科技创新团队。曾被皇家永利教育厅授予“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川优秀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01年获评“皇家永利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02年入选皇家永利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个人经历

●1989.06—1992.12    西南石油大学(原西南石油学院),助教 

●1990.09—1991.02    西安外语学院(进修英语) 

●1992.12—1999.12    西南石油大学(原西南石油学院),讲师 

●1993.07—1993.10    美国塔尔萨市(访问学习) 

●1999.02—至今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员(教授) 

●1999.02—2000.12    西南石油大学(原西南石油学院)油井完井技术中心,主任助理 

●2000.12—2010.11    西南石油大学油井完井技术中心,执行主任 

●2010.11—2013.11    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0.11—至今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储层保护与欠平衡钻完井”方向学术带头人 

●2013.12—2017.12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培养 

●2018.01—至今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研究员,二级教授

主研项目

●国家973计划课题,2010CB226705,深井复杂地层漏失与井壁失稳机理及预测,2010/09-2014/11,负责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5-006-008HZ,复杂地层漏失诊断及完井方法研究,2011/01-2015/12,负责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61-015,页岩储层敏感性研究,2016/01-2019/12,负责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06-006南堡凹陷深层天然气储层保护与钻井液研究,2017/09-2019/10,负责人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18005-005,页岩气工程作业适应性及储层保护对策研究,2011/01-2015/12,负责人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西北气矿项目,2012-4,九龙山气田致密储层保护技术研究及跟踪评价,2012/10-2014/10,负责人

●中石油塔里木油气田分公司项目,库车北部构造带侏罗系油气藏钻井过程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2017/06-2019/05,负责人

●中石油塔里木油气田分公司项目,英买力志留系钻完井及开发过程储层保护技术研究,2016/09-2017/12,负责人

●中石油塔里木油气田分公司项目,克深9、克深5区块开发初期全过程储层保护技术研究,2015/01-2016/09,负责人

代表性成果

(1)期刊论文

●Xu C Y,Kang Y L,You L J,et al. Lost-Circulation Control for Formation-Damage Preven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 Mathematical Model and Experimental Study[J]. SPE Journal,2017,22(5):1654-1670.(SCI收录,石油类一区)

●Huang F,Kang Y L,You,L,et al. Massive fines detachment induced by moving gas-water interfaces during early stage two-phase flow i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J]. Fuel,2018 (SCI收录,工程技术大类二区)

●Xu C Y,You Z,Kang Y L,et al. Stochastic modelling of particulate suspension transport for formation damage prediction in fractured tight reservoir[J]. Fuel,2018,221:476-490.(SCI收录,工程技术大类二区)

●Xu C Y,Lin C,Kang Y L,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Stress Sensitive Behavior of Sandstone under Hydrostatic Compression:Characteristics,Mechanism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J]. 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18.(SCI收录,工程技术大类二区)

●Yang B,Kang Y L,Li X,et al. An integrated method of measuring gas permeabil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 simultaneously via pressure decay tests in sha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2017,179:1–10.

●Kang Y L,Yang B,Li X,et al.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 forces in shale hydration and field applications[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7,44(2):328–335.

●康毅力,罗平亚.粘土矿物对砂岩储层损害的影响——回顾与展望[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0,17(5):36-40.

●康毅力,罗平亚.储层保护系统工程:实践与认识[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24(1):1-7.

●罗平亚,康毅力,孟英峰.我国储层保护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J].天然气工业,2006,26(1):84-87.

●康毅力,罗平亚.中国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开发关键工程技术现状与展望[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 34(2):239-245.

●Li X.,Yan X,Kang Y L.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permeability of gas adsorbed coal at triaxial stress conditions[J]. Journal of Geophysics undefinedamp; Engineering,2017,15(2):386-396.

●Xu C Y,Kang Y L,Chen F,et al. Analytical model of plugging zone strength for drill-in fluid loss control and formation damage prevention in fractured tight reservoir[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149:686-700.(SCI收录)

●Li X,Yan X,Kang Y L. Investigation of drill-in fluids damage and its impact on wellbore stability in Longmaxi shale reservoir[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159:702–709.(SCI收录)

●康毅力,许成元,唐龙,等.构筑井周坚韧屏障:井漏控制理论与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41(4):223-227.(SCI收录)

●Kang Y L,Xu C Y,You L J,et al. Comprehensive prediction of dynamic fracture width for formation damage control in fractured tight gas reservoi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il Gas undefinedamp; Coal Technology,2015,9(3):296-310.(SCI收录)

●Kang Y L,Xu C Y,Tang L,et al. Constructing a tough shield around the wellbore:Theory and method for lost-circulation control[J].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41(4):520-527.(SCI收录)

●Kang Y L,Xu C Y,You L J,et 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formation damage induced by working fluid loss in fractured tight gas reservoir[J].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18:353-359.(SCI收录)

●Kang Y L,Xu C Y,You L J,et al. Temporary sealing technology to control formation damage induced by drill-in fluid loss in fractured tight gas reservoir[J].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20:67-73.(SCI收录)

●Li S,Kang Y L,Li D,et al. Modeling Herschel-Bulkely drilling fluid flow in a variable radial fracture[J]. Journal of Porous Media,2014,17(3):239-254.(SCI收录)

●You L,Kang Y L,Chen Z,et al. Wellbore instability in shale gas wells drilled by oil-based fluid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2014,72:294–299.(SCI收录)

(2)参编论著

●徐同台,熊友明,康毅力,等.保护油气层技术(第一、二、三、四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2000,2010,2017.

●万仁溥主编.现代完井工程(第一、二、三版,英文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2000,2008.

(3)获奖成果

●2018年教学成果“全球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的油气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皇家永利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7年科研成果“库车山前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钻完井储层伤害评价与保护技术”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17年科研成果“裂缝性致密储层保护评价试验方法和装置”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基础研究三等奖

●2015年科研成果“海相碳酸盐岩深层油气井井筒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1年科研成果“川西定向钻井致密气层保护技术研究”获皇家永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科研成果“塔里木深井超深井钻井工艺技术”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教学成果“保护油气层技术继续工程教育”获CNPC石油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7年教学成果“保护油气层技术继续工程教育”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6年科研成果“保护油层屏蔽式暂堵技术”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领域为储层保护理论与技术、非常规天然气、油气田开发地质。

●储层保护理论与技术。开发复杂地质特征油气藏和采用先进工程技术的成功率的提高,离不开储层保护技术的正确运用。储层保护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储层保护成效已成为检验工程作业成功与否的试金石。防止储层损害已经成为油气井(注入井)作业及油气田开发优化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开发效益最大化的基本途径。自“七五”(1986)以来,团队一直引领并推动着我国储层保护技术发展。 目前团队重点针对低渗—致密油气层损害预测、评价、诊断、防治与利用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形成了非常规油气层保护的系列技术。同时,针对裂缝性储层尤其裂缝性漏失储层保护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包括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煤层气等在内的致密型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可观,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在当前对清洁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天然气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其中非常规天然气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致密砂岩天然气研究的早期开拓者、培养了一批学术技术高级人才,为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吐哈、渤海湾盆地等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油气田开发地质。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石油地质和油气田开发工程的综合学科,在提高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研究工作液与储层岩石相互作用,分析井周储层系统的稳定性及失稳特性,描述流体多尺度传质行为,揭示孔喉和裂缝静态参数及动态变化,为优化钻井完井、增产改造及开发生产作业提供基础数据和优化的技术对策。

研究团队

储层保护团队理念:储英育华,层出新知,保先创优,护油壮气。

储层保护团队起源于联合国UNDP援建的中国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团队在罗平亚院士、孟英峰教授指导下,目前有教授/博导2名、副教授1名、讲师1名、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15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团队教师均有海外留学经历,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里贾纳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 

储层保护团队致力打造一流学术团队,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主动适应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瞄准行业需求与学科发展前沿,以多尺度传质理论、系统工程与储层保护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攻关优势,坚持技术创新,充分释放油气藏生产潜力。

团队具有科研经历的地域包括准噶尔、塔里木、吐哈、焉耆、柴达木、酒泉、四川、鄂尔多斯、百色、南襄、渤海湾、松辽、下辽河、东海、珠江口等盆地和滨里海盆地(哈萨克斯坦部分)。团队主持和参加国家973课题、“十三五”、“十二五”、“十一五”国家重大专项、“八五”、“九五”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国家项目100余项,取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