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职       称:讲师
导师资格:硕导
所属部门: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所
学科专业:油气田开发工程
研究方向:油气藏渗流力学与应用
联系方式:18683629385;921796493@qq.com

联系地址:610500成都市新都区新都大道85号西南石油大学明辨楼B414

李溢龙,男,四川南充人,博士(后),讲师,硕士生导师。2021年6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围绕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及相关物理与数值模拟实验开展研究。先后作为骨干研究人员参与了包括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在内的科研项目十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12件。此外,作为主要贡献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个人经历

●2008.09-2012.07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士
●2012.09-2015.07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硕士
●2015.09-2021.06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
●2021.11-2024.11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2024.12-至今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讲师

主研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2-02-04,复杂气藏不同类型气井稳产能力及开发效果评价,2016-2020,主研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24-05-08,莺琼高温高压气藏渗流机理与产能评价方法研究,2016-2020,主研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53-002,缝洞型油藏流体识别及剩余油分布物理模拟研究,2016-2020,主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51374181,三维大变化尺度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流体流动规律及流-固耦合综合模型研究,2014-2018,主研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页岩凝析气藏储层含砂裂缝油-气-水-砂传输规律研究,2024-2026,主持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强非均质气藏数值代理模型及水侵前缘预测方法研究,2024-2026,主持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典型油藏CO2驱注采调控政策研究,2023-2024,主持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低压气藏多相流动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2023-2024,主持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储层压窜压力响应特征物理模拟研究,2023-2024,主持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深层页岩气储层应力敏感及返排驱替实验,2022-2023,主持

代表性成果

(1)学术论文
●Li Y L,Li C S,Tuo H,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critical sand production pressure gradient at different production stages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tight sandstone gas reservoir[J]. Energy Storage,2024,6:638.
●Li Y L,Yang H,Li X P,et al. Experiments on Water-Gas Flow Characteristics under Reservoir Condition in a Sandstone Gas Reservoir[J]. Energies,2023,16:36.
●Li Y L,Chen C H,Li X P,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water-gas permeability of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in Yingqiong Basin[J]. Special Topics & Reviews in Porous Media,2022,13(6):17-27.
●Li Y L,Li X P,Wu F,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stress sensitivity of high-temperature and high-pressure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in Yingqiong Basin[J].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0,8(11):4116-4125.
●Li Y L,Wu F,Li X P,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waterflood development in large-scale karst structures[J].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9,175:838-851.
●Li Y L,Wu F,Li X P,et a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in the water flooding process in fracture-vuggy reservoirs[J]. Journal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2017,7(4):1-8.
(2)授权发明专利
●彭港珍,李溢龙,吴锋,等.一种考虑储层渗透率时变的剩余气分布描述方法:202411638437.8[P]. 2025-02-07.
●李溢龙,李财绅,张飞,等.一种压裂改造储层气井合理生产压差控制方法:202410180318.6[P]. 2024-04-26.
●李溢龙,杨豪,李晓平,等.一种有水气藏均匀水侵控制方法:202410179645.X[P]. 2024-04-16.
●李溢龙,李财绅,李隆新,等.一种水侵气藏气井井周水体可动临界孔喉半径的确定方法:202311648798.6[P]. 2024-03-15.
●李溢龙,李财绅,奎明清,等.一种有水气藏气井井周剩余含水饱和度的确定方法:202311339059.9[P]. 2024-01-26.
●李溢龙,杨豪,李晓平,等.一种超深井考虑岩崩后出砂的合理配产方法:202311166369.5[P]. 2023-12-15.
●李溢龙,王一航,李晓平,等.一种超高温非常规储层裂缝系统损伤的评价方法:202310757211.9[P]. 2023-09-19.
●李溢龙,王一航,李晓平,等.一种致密气储层供气能力的计算与评价方法:202310049842.5[P]. 2023-05-30.
●李溢龙,陈昌浩,李晓平,等.一种高温高压储层等效井下渗流特征及产能实验模拟方法:202211045552.5[P]. 2022-11-15.
●李溢龙,李晓平,谭晓华,等.基于粒状模型的砂岩储层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计算方法:202110355031.9[P]. 2021-11-30.
●李溢龙,李晓平,周克明,等.粒状黏土矿物的疏松砂岩储层孔隙度应力敏感分析方法:202110245188.6[P]. 2021-05-07.
●李溢龙,李晓平,卢虹林,等.基于核磁共振的孔隙度有效应力系数测定方法:202110160768.5[P]. 2021-04-09.
(3)获得奖励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能量高效利用关键技术与规模应用,排名5,2023
●皇家永利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盆地有水气藏治水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排名4,2022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四川盆地天然气藏水侵智能预警与差异化治水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应用,排名3,2022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页岩气水渗流机理与复合排采关键技术及规模应用,排名4,2022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致密砂岩气水两相渗流机理与高效排采关键技术及应用,排名11,2021
●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有水气藏水侵机理与控水开发关键技术,排名7,2020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二等奖,复杂储层渗流机理及其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排名7,2019

研究领域

●油气渗流机理实验研究
●非常规油气藏渗流力学基础理论
●油气井试井分析理论与方法
●油气藏工程理论与动态分析方法
●油气藏开发工程及配套技术

研究团队

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以张烈辉教授为领衔,学术团队成员有李晓平、刘启国、陈军、冯国庆、胡书勇、吴锋、王海涛、罗建新、郭晶晶、赵玉龙、谭晓华、唐慧莹、张芮涵、李溢龙等中青年骨干教师。该研究团队的主要特点是基于建立的渗流物理模型,以油气渗流机理实验研究为手段,以数学、力学为工具,采用多学科交叉渗透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油气藏科学开发的渗流力学理论,在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的基础上,研究油气田开发中的系列重要关键技术,包括油气藏数值模拟技术、油气井试井分析技术、油气藏动态分析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