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永利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学生事务    >   学生工作    >   正文

烟火气里伴“童”行,艺声同暖特教心 ——西南石油大学“艺声同行”团队助力特校美食节传递温情

发布日期:2025-05-30      作者:文/蒲海涛 图/蒲海涛     编辑:朱原     审核:于百江     浏览:[]

焖锅里翻滚的卤香,榨汁机中鲜橙的清甜,孩子们手中棉花糖的蓬松甜蜜……5月30日,成都市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里,一场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的校园美食节热闹上演。西南石油大学“艺声同行”团队的梁家慧、蒲海涛、黄罗晶、刘治宇、彭潇骁等同学,深度参与其中,与特校领导、老师、听障儿童及其家长共同协作,以美食为媒,传递关爱,在锅碗瓢盆的交响中奏响了一曲融合与成长的暖心乐章。

本次校园美食节,旨在为特殊孩子们创造丰富多元的校园生活体验,让他们在动手制作和参与买卖中感受劳动的乐趣与价值,同时也让家长们直观地感受到孩子们的成长潜力与校园的积极氛围。作为长期关注听障儿童艺术疗愈(音乐、话剧、舞蹈、绘画、诗歌等)的公益团队,“艺声同行”的同学们这次转换了“艺术疗愈”的表达形式,将“生活即艺术,劳动亦疗愈”的理念融入这场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

美食节启动前,“艺声同行”的队员们早早来到学校,迅速融入各班级的备餐阵营。在弥漫着食物香气的厨房和操作间里,他们化身得力助手:梁家慧、黄罗晶细心地在灶台旁看护着焖制中的卤味,确保火候恰到好处;刘治宇、彭潇骁在榨汁区忙碌,将一个个鲜橙压榨成清甜爽口的果茶;蒲海涛则穿梭于不同摊位,协助孩子们和家长准备钵钵鸡调料、制作凉粉、卷制棉花糖……队员们耐心地用手势、简单的口语和温暖的笑容与听障儿童及其家长沟通协作,共同为美食节精心准备。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无声的默契培养和情感交流。

美食节正式拉开帷幕时,校园瞬间变成欢乐的“美食市集”。琳琅满目的摊位前,“艺声同行”的队员们再次转换角色:彭潇骁、刘治宇在摊位前热情“叫卖”,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表情吸引“顾客”(主要是其他班级的孩子们和家长们);梁家慧、黄罗晶负责收银,耐心地清点着代表“货币”的代金券,并与小“收银员”配合;蒲海涛则忙着打包、递送美食,确保每一位“顾客”都能及时享受到美味。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人头攒动。孩子们兴奋地挑选着自己喜爱的美食,家长们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队员们穿梭其中,不仅确保了活动的有序进行,更与特校的孩子、家长、老师进行了深入而自然的交流。他们观察着孩子们在“经营”摊位时的认真与细心,感受到他们身上迸发出的勃勃生机和勤劳品质,也深深体会到特教老师们日常工作的不易与伟大荣光。

这场烟火气十足的美食节,不仅让特殊孩子们体验了制作与交易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进步与快乐,对学校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认同。活动结束时,温馨的场面令人动容:特校的孩子们和老师们向“艺声同行”团队表达了真挚的感谢。更让队员们惊喜和感动的是,特教学校的老师们特别为他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六一儿童节礼物,这份意外的回馈,是对他们辛勤付出和真诚陪伴的最高肯定,也象征着特校师生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建立起的深厚情谊。

西南石油大学“艺声同行”团队此次在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美食节中的倾情投入,是项目“艺术疗愈”理念的又一次生动拓展。它证明,疗愈不仅存在于音符、色彩与舞姿中,也蕴含在共同劳作、分享美食的烟火日常里。梁家慧、蒲海涛、黄罗晶、刘治宇、彭潇骁等队员们,用行动诠释了“同行”的真谛——不仅是艺术的同行者,更是生活点滴的陪伴者。他们以青春的热情和无私的关爱,为听障儿童的世界增添了更多元的快乐色彩,也在服务社会、深入基层的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人生成长,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这份在美食烟火中升腾起的温情,必将继续滋养“艺声同行”未来的公益之路。

微信图片_20250613204909

活动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img_v3_02nf_94e1f1c4-6246-48b4-9d82-fc531430f1bg

艺声同行成员正在同特殊孩子及孩子家长一起制作美食

img_v3_02nf_6bcb0169-7493-4055-b495-a01f958dc61g

校园美食节活动开展现场

上一条:法学院举办2025年推免经验分享会 下一条:正衣冠而端品行,度盛夏以共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