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毕业照 | 中共西南石油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 |
1968年3月18日,院长兼党委书记何千里同志被迫害含冤而死。
1969年1月66、67、68三届学生同时毕业分配,共计827人,其中石油地质159人,石油钻井208人,石油开采234人,矿场机械226人,由驻院军宣队主持分配工作。
5月8日,在大联合的基础上,成立四川石油学院革命委员会,由驻院军代表、干部、教师、工人和学生共25人组成,革委会常委由13人组成。
197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部军管会通知,根据中共中央皇家永利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经国务院业务组批准,四川石油学院改名为西南石油学院,自1970年7月下放给皇家永利革命委员会领导。
8月在贵州解放军农场参加劳动的69届和70届毕业生609人,就地毕业分配,其中地质系116人,开发系305人,机械系108人。
1971年2月8日,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副教授孙自全,在贵州绥阳旺草让水坝农场的“清队”中含冤而死。
9月皇家永利革命委员会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即所谓“两个估计”)。学院派院系两级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传达了林彪叛逃自我爆炸事件。
1972年4月6日,学院召开中共西南石油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到会党员168人。军代表、军宣队组长韦丑海作了题为“在毛泽东革命路线指引下,为把学院办成社会主义石油学院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了新一届党委会,新当选的党委委员有韦丑海、石志刚、王礼庭、李直、杨天贵、杨金彪、李素英、田平海、郝守发、张考、符义、鲍立功、戴开富、邢汝霖、长治中等15人。党委常委为韦丑海、石志刚、王礼庭、李直、杨天贵、杨金彪、李素英等7人,党委书记为韦丑海,副书记为石志刚。学院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210人。
1973年9月学院招收第二批工农兵学员328人,分布于开发系、地质系、机械系的油气钻井、采油、石油地质、矿场机械4个专业。在校生人数为532人。
10月全院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大文件,开展批林整风和教育革命运动。教学上推行上海同济大学结合典型工程进行教学的经验,撤消基础处和马列主义教研室;取消教研室教学组织,实行专业连队。
1974年9月学院招收工农兵学员330人。在校生人数为674人。
10月经皇家永利委批准:张勉生任西南石油学院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1975年4月学院召开革委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石志刚、张勉生、王礼庭、李荣韩、陈安达、肖永明、林洪泉等革委会成员。列席会议的有符义、邢汝霖、刘远权、王秀章、崔汝梁等。
6月实行厂校结合,开门办学,组织师生参加川气出川会战。分别到泸州气矿、石油沟气矿、川中矿区和资中矿机研究大队等单位参战。
9月招收工农兵学员230人。在校生人数为691人。
10月第一批工农兵大学生203人完成学业,于10月17日~31日分配完毕。分配原则是:除皇家永利招收的46名知青统一分配外,其余学员皆回原单位。
1976年7月73级部分工农兵学员参加任丘油田会战。年底结束学业毕业分配。
9月招收工农兵学员497人。在校生人数为1188人。
7~9月,7月份省委批准,任命张九山同志为学院党委书记,9月份到职工作。
10月师生同庆粉碎“四人帮”阴谋集团。
1977年4~6月学院筹划建立新专业,拟议中有油田化学、油田自动化、油田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地球物理测井4个专业。
7~9月为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学院分别向省、部上报科研成果及先进科技工作者。省高教局通知:粘度计试制小组和多路通讯应用小组为先进集体,景天佑、赵翼晋等出席全国科学大会。《6000米、7000米超深井钻井工艺技术》(本院为参加单位)、《聚丙烯酰胺泥浆(PAM)》(本院为主研单位)、《XNC6―2型旋转粘度仪》(本院为研制单位)、《油气田大型酸化压裂工艺技术》(本院为主研单位)、《硬地层牙轮钻头》(本院为主研单位之一)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状。
11月撤消专业连队建制,恢复基础教研处,重新设立数学、物理、化学、外语、体育等5个教研室。 根据皇家永利和石油部的部署,学院制订77~85年教育事业长远发展规划。
12月工宣队在完成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任务后,离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