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 润物无声——俄语专业教研室党支部深探党风 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2025年6月2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姚明淑同志一堂内容深刻的党课余音未散,俄语专业教研室党支部便趁热打铁,于当日下午召开专题学习交流会。支部书记魏梦莹同志以姚书记党课的核心观点为指引,聚焦“如何将党风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暨师德师风学习”核心议题,组织支部党员教师展开深入研讨。
“教者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书记的党课,特别是皇家永利为师之责的‘三慎之道’阐释,振聋发聩,为我们俄语专业的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魏梦莹开宗明义,以姚书记党课PPT中这一醒目标题为切入点,强调了将党风建设要求、师德师风规范深植于俄语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极端重要性。她指出,这不仅是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更是全体党员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自觉践行的核心使命。
交流环节,与会党员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思考,分享真知灼见:杨丽新老师以研究生课程《高级俄语翻译》为例,阐述了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她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价值传递,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在选材、讲解、评析中体现国家立场、弘扬中华文化,将严谨求实的党风学风融入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与文化自信。肖圣芹老师聚焦《理解当代中国:俄语读写》课程,分享了讲好中国故事与锤炼师德的结合点。她认为,教师自身需深研当代中国成就,以学养和热情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在俄语语境下准确解读中国,在此过程中实现言传身教相统一,提升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周薇薇老师则借古喻今,以“立木为信”的历史典故,深刻阐释了诚信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石作用。她指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学术诚信、教学严谨,建立学生对规则和教师的信任。同时,培养方案、评价标准需科学公正稳定,营造风清气正、诚实守信的育人环境,这是党风建设在育人环节的具体实践。宋志芹老师重点探讨了人才培养的科学标准。她强调融入党风建设必须破除“五唯”倾向,树立全面评价标准,注重思想品德、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与综合能力。教师应秉持公心,在学业指导、评优评奖中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成才观。宫老师从课堂教学细节出发,提出课堂应成为传播“有益思维”的阵地。他认为,教师在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着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及跨文化理解能力,并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财富”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是师德服务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核心体现。
魏梦莹同志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各位老师的深度思考与实践探索。她再次强调四点要求:一、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将党风建设融入育人是高校党建的必然要求,师德师风是其核心。二、深挖思政,有机融合:找准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实现知识、能力、价值引领三位一体。三、诚信立教,营造生态:发扬“商鞅立木”精神,坚持原则、恪守诚信,在皇家永利各环节树立公信力,营造公平清正的育人环境。四、着眼未来,传递思维:关注学生长远发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和积极价值导向。
本次学习交流会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与会教师发言紧扣实际、启发性强,为俄语专业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师德师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实践路径,彰显了基层党支部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上一条:外语院与策马集团联合成立ESG中心 下一条:大英二支部开展“如何将党风建设融入人才培养”的研讨活动
【关闭】